新征程202沟通是进步的阶梯(共读摘抄)

          《沟通是进步的阶梯》

      代沟是社会公认的一种现象,家长应该平静地接受。因为生活时代和环境的差异,每一代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与上一代有所不同。很多父母认为,当前的孩子比自己小时候更显得叛逆,以自我为中心,似乎什么教育方法都不怎么有效。

        下面从四个方面和大家交

        一、承认差异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纽带就是沟通,一次次成功的沟通,犹如一级级台阶,将引导孩子逐步长大,自己活得快乐,走向成功。如果父母对这种差异,采取包容的态度,那么孩子到了十几岁时,就不会因为别人对问题的思考方式不同,而以为自己遭到了反对。

        很多人错误地以为现在的问题是孩子太自由了。当然这是一部分原因,但剥夺孩子的自由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解决办法是运用积极养育的技巧。剥夺孩子的自由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正确的解决办法是加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纽带。这种差异并不意味着一代人比另一代人更好,当父母以开放的头脑对待十几岁的一代人时,十几岁的孩子,也就不会觉得必须逃离父母才能得到他们需要的接纳了,即使一个父母非常爱他们的孩子,非常关心他们,但如果父母的心胸狭隘,那么十几岁的孩子,经常会感到一种反抗和叛逆的冲动,想要挣脱父母狭隘的限制。如果你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同时又不谴责其他的价值观,那么你的孩子就会觉得向你寻求支持是安全的,否则他们会中断与你的交流。

      二、仅仅提供需要的帮助

      管的太多或管的过少都会产生问题。现在很多10岁左右的孩子会表现得比较叛逆,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父母管的太多或者父母的管教方式比较专制。如果父母不再使用威吓、命令、惩罚等方式管理孩子,孩子的反叛,也许会大大减少,九岁以后的孩子需要更多的自由,但是不要放任孩子太多的自由,容易造成孩子烦躁、困惑,时间久了还会导致孩子过度的依赖电视、电脑,或者过多的受到品行不端朋友的影响,要想减少孩子的反叛和放任,父母必须平衡好自由和管束之间的关系,但是管与不管的平衡点又怎样寻找?管理孩子的最佳平衡点,没有固定的计算公式,平衡点的确定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寻找。          四年级的孩子开始需要自由,他们需要用不同方式,进行思考的挚自由并形成自己的观点,自由空间,可以让孩子充分发展自我,展现自己的能力,增加自信,但是犹如刚刚离开鸟巢的幼雏,他们的翅膀还不足够有力,虽然需要一些空间展翅,但是太高,太远会让他们恐怕,甚至会摔得头破血流,因此,父母应该给他们帮助、鼓励,为他们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探索和学习条件,在空旷的空间里给孩子提供可供支撑的根根树枝。至于这些支撑点在什么时候提供,具体放在什么位置更好,要利用父母的智慧,根据孩子的需要或者通过与孩子协商来确定。了解孩子所需要的帮助。四年级的孩子不喜欢父母时时事事都管着自己,一开始,孩子可能会表现出烦躁、反抗,这时候父母如果没有觉察或者改变教育方式,孩子有可能对父母的要求变得麻木不仁,不反抗,但是也不执行。

      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减少对孩子的要求,家长应该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帮助,如果父母知道如何给予孩子所需要的帮助,那么孩子,就会积极地与父母沟通,并经常向父母寻求帮助,从而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父母要慎重的给孩子提建议,孩子是在家长的呵护下,慢慢长大的孩子的行为改变伴随着家长的各种要求,但是当孩子深入四年以后,家长要记住要改变一下管理方式了给孩子过多的建议或者批评,往往会导致孩子越来越多的对抗和误解,最为重要的,是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对于男孩子来说,更需要探索和成功的激励,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而不是更多的限制,对于女孩子来说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关爱增加他们的自信,此时最好多听孩子说,判断孩子需要什么帮助和建议,对孩子的要求父母不要直接回应,要先问问他们怎么想,不要孩子要什么都去满足,有时候需要家长巧妙地拒绝。

        三、欣赏孩子的优点

        欣赏孩子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容忍孩子的缺点和不足,或者说是能够比较辩证的看待孩子的缺点和不足。

    对孩子来说,缺点和不足总是少数而优点和长处总是主导的。可以用一张白纸来做比喻。孩子的缺点是白纸上的几个黑点,而优点,只是黑点以外的白色部分,如果家长的研究总是盯着几个黑点看,那么整张白纸就像一张污纸,好像再也不能有其他的用途。但是,如果家长能够忽略几个黑点,这张白纸就可以有很多用途。同样的,如果家长只盯着孩子的缺点,孩子就会变得一无是处,而如果家长总看着孩子的优点,那么孩子就会茁壮成长。家长欣赏孩子的优点,可以让孩子学会去欣赏同伴的优点,从而为孩子的交友铺平道路。四年级孩子的交友是非常纯真的,能够相互欣赏,是孩子友谊延续的重要催化剂。

      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体育很好,语文成绩不好的孩子数学很好,学习一般的孩子很乐于帮助同学等等,总之孩子的优点总能找到很多。家长不要试图隐瞒自己的缺点,而是让孩子知道你缺点,但是正在努力改正,身为孩子的引领者,家长的责任是把孩子从纯真的理想世界中慢慢导入现实生活,家长要懂得欣赏孩子的优点,给他们一个机会去引发他的潜能,激发他们无限的可能性。用爱心解读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关注孩子的错误和缺点,对孩子没有多少真正的帮助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处在成长关键期的学生自尊心更是敏感与脆弱,更需要呵护,只有尊重孩子,用爱心呵护孩子,教育才能够起作用。

        家长要试图去欣赏孩子的错误,不要拿孩子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教孩子学做人,使孩子快乐健康成长,一味地批评孩子会扼杀孩子的自信。

      解读孩子的错误,不是让孩子失去是非判断的标准,而是坚信孩子的潜能,并将这种执着的信任传递给孩子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起自信。解读孩子的错误,不是让孩子盲目自大,而是要欣赏孩子的独特和特长。解读孩子的错误,不是鼓励孩子接着犯错误,而是要挖掘孩子做错事的积极意义。

        四、透过表象了解孩子的真正目的有些孩子会通过比较过激的行为表现来表达一些甚至自己也不清楚的内在需求,因此,有时候要善于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四年级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是非判定能力,有些要求在他看来,父母是不可能很爽快的就能答应的,或者他内心有种不太清晰的需求,自己不知道怎样表达,这时候孩子可能通过非正常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目的。例如缺乏关爱的孩子常常通过故意大声说话,故意找茬,反抗,父母等方式,希望引起父母的关注,即使是父母大发脾气,他们也不在意,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让父母注意到自己。

        有的孩子总是想方设法装病撒谎来逃避学习,尤其是父母额外布置的学习任务,以此减轻学习压力,释放自身的学习焦虑。有些孩子的父母总是吵架。为了平息“家庭战争”孩子可能会无意中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问题,如攻击同伴、说脏话、逃学等等以此转移家长的注意,希望父母重归于好。

    家长应该明智地分析孩子的真实目的,同情和理解孩子,想办法实现孩子的真实目的,从而达到消除孩子过激行为的目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