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带小宝去参加幼儿园新生亲子体验课系列活动。小宝的班级上一共有三十多个小朋友,参加亲子活动家长的大部分是妈妈来参加,爸爸来参加的比例较少。爸爸妈妈一起陪同的也仅有三组家庭,我们家就是其中的一组。看来大部分爸爸工作都比较忙,还是妈妈比较关心和放不开孩子,想陪同孩子参加他的每一次成长活动。
在第三个环节,孩子手工操作体验:制作热气球。老师先拿出需要制作的用具:一张A4纸、一支胶水,一支描线笔,一张剪好的黄色梯形卡纸,和不同颜色的轻粘土。老师讲解制作的流程:先拿黄色卡纸涂上胶水,粘到A4纸下端,成为热气球的筐。再拿出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轻粘土揉搓成小球,把它随意粘在A4纸的中间部位,然后用描线笔把轻粘土小球连线到热气球筐上。每个小朋友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去,或画上自己喜欢的标记。一幅热气球手工制作画就完成了。
老师把制作用具分配到各个桌子,我们这桌共有四组小朋友和家长。小朋友们都兴致勃勃的开始自己的制作。小宝先把热气球筐涂上胶水粘好,再揉搓几个不同颜色的轻粘土,在A4纸中间排成一排粘好。老师过来巡视的时候,还特地表扬了小宝粘的很整齐,小宝更开心的搓着轻粘土小球。
旁边的一个小朋友也在制作中,它是由爸爸妈妈陪同过来的,看起来爸爸妈妈年龄稍微大些。小朋友粘好热气球筐之后,又捏了些绿色轻粘土,粘到热气球下方,说是要做草地,我觉得小朋友的创意很好。不料坐在旁边的妈妈说:“粘土不可以粘到筐下面,要粘在上面。”小朋友说:“我喜欢草地。”他妈妈说:“粘土要搓圆,不能捏扁,捏扁了就不好看了。”小朋友说:“我喜欢一片一片的。”粘好两片之后,她妈妈终于忍不住了,直接帮她搓了四五个轻粘土小球并帮他粘上。小朋友不停的在抗拒说:“我不要这样的,不要这样的。”他的爸爸也加入了其中,说:“爸爸帮你描线。”然后在每一个轻粘土球下画一条线连到热气球框上。小朋友说:“不要画线了,画了就不好看了。”他推开爸爸的手,把作品用力一揉,纸立刻皱了。他爸爸一把抢过作品说:“不给你做,老是做的不好,还是爸爸帮你完成吧!”然后他爸爸不顾孩子的哭喊,拿着作品在旁边陶醉的画了起来。
看着这一幕,小孩子的创作灵感就这样被扼杀掉了。看到这种干预性这么强的父母,我实在开不了口去劝阻,怕吃力不讨好也被数落。
再看看小宝,又搓了十几个小球球,然后一个一个的粘到纸上,写上小名,一副小作品初成雏形。由于轻粘土小球不够粘,很容易掉落,小宝试着把一个捏扁,可以粘得很稳。小宝问我:“我可不可以把小球全部捏扁?”我点点头,示意可以。小宝高兴的把作品上面的小球全部捏扁了,再认真一看,比原来更好看了。小宝自豪的把作品举起来,拿给爸爸、妈妈和老师看,获得老师表扬后还说要把作品拿回家粘到墙上慢慢欣赏。
其实孩子的动手能力是很强的,有非常强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只需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在旁边看着,慢慢等待,孩子一定会交上自己满意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