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看完一本书《玛格丽特小镇》,文艺小清新的一本小说。
讲述男主爱上了玛格丽特,他们驱车去女主的家乡玛格丽特小镇。在那里竟然发现了5个不同年级叫玛格丽特的女人生活的家。他们都是玛格丽特成长到一定年龄,就会出现一个那个年纪的玛格丽特。这是诅咒的魔力,只有遇到了真爱,诅咒才能解除。
当看到男主和玛格丽特求婚之后,剩下的玛格丽特都消失了。我以为我看完了一个真爱无敌的童话魔幻故事,可是书才翻完了一半。
继续往后就厉害起来了,看到后面就知道,这是一个即将去世的父亲写给女儿的纪念册。里面描述自己和女孩的妈妈玛格丽特的相识相知过程。
从这个爸爸的回忆到写作的过程,让我知道这不是魔幻故事小说。这是一部很现实很真实的书。
爸爸因为太爱女儿了,把很多父母曾经的故事写成童话一样,是为了给女儿一个美好的故事回忆。
这本书的男主和女主就是女孩的爸爸妈妈,他们也和广大普通的男女一样。相识相爱,结婚生子。
一样经历时光流转,岁月变迁,世事无常,生活磨练。正常夫妻有的问题,他们也一样都有。
可是,一个自己妻子几年前抑郁症自杀。自己也因为生病,将不久于人事的父亲,就是把曾经自己和妻子的一切,写成部童话故事,来留给自己的女儿。
让我想起了电影《大鱼》,里面的老父亲最喜欢讲天马行空的童话。儿子一开始觉得爸爸一辈子都没有说过真话,都是在编不切实际的故事,来说成是自己的经历。结果在父亲去世的葬礼上,儿子遇见了爸爸故事里原型的每一个人来参加葬礼。
儿子知道了,爸爸说的就是他的真实人生经历。只是爸爸故意给它讲成童话。把一切的颠簸和苦难,都幻化成孩子喜欢的童话故事。爸爸就是要让别人知道,人生就是充满着精彩的冒险,要像听有魔力的童话故事一样爱生活去活。
《玛格丽特小镇》中的爸爸也是太爱自己的女儿和妻子,书中的五个玛格丽特就是一种象征。一个女人的一生,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状态,你能否爱上不同时刻的她。
你可能爱上的事一个完全不同的女人,你可能倾尽一生,只为读懂她的心。
这世界就不存在魔法,我们会衰老直至消失,但我们依然坚信,爱情可以永恒。
女孩爸爸死之前曾给女孩留下过这样一段话:
我希望我能告诉你要永远追随自己的内心,但我觉得这不是个好建议。你当然有独属自己的内心,这确定无疑,但你还有大脑,还有灵魂。我开始相信,我们不仅仅用心灵去爱,还要用大脑去爱。真爱不仅是一种本能,更是一种意志。它远不只是生理的反应,眼神的交汇和心跳的加速。
一夫一妻无疑是高尚的,简。即使你只是有这样的意愿,那也是高尚的。你的余生都将和同一个人一起入眠、一道迎接清晨,即便你渴望离开却还是留在这个人身边——这些才是爱的体现。
女儿在长大成年之后,陆陆续续的读完了爸爸留下的这些记录,还有妈妈也留下的一些。同时在抚养自己长大的姑妈那里,也知道了自己父母当年的真实经历。
女孩已经长大了,对爸爸妈妈曾经的故事都能理解和接受。
同时女孩也迎来了自己的爱情,在和未婚夫结婚准备宣誓之前,曾经和丈夫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简(女孩)在想,你并不了解我。如果你了解我的全部,那我们的爱情很可能就走到了尽头。
过了一会儿,简克(未婚夫)回答她:或许是,也或许不是。
现在还来得及——
不是的,简,他打断她,爱情通常都有尽头,但在它尚未消逝的时候,仍然是值得拥有的。
这是为了安慰我吗?
是的。
有一天我甚至可能恨你,简想道。
但现在还没到那一天,简克回答。至少我希望还没到。
于是简小了。过会儿到她宣誓的时候,她知道该说什么了。
女孩长大了明白了父母之间的感情,也知道怎么去迎接自己的爱情。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像书里的爸爸和女孩一样,在爱情来临的时候,去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