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接触佛学的之前我对宗教中的佛的看法是我们常说的“唯心论”教。某次朋友聚会其中有几位对佛学谈论的头头是道,所说的道理我不是特别的明白。回家后心生好奇,在樊登读书会上找到一本为希阿荣博堪布的《次第花开》然后在图书馆借阅了此书。翻开这本书开头就已经进入了佛学的理论,对此看起来有些吃力,但作者通过一个个故事讲述后发现佛学并非我想象中的那样,其实很多佛学的理论和观点经常运用到我们生活中来。现在我来谈谈佛学中经常讲到的“无常”、“无我”的理论。
“无常”指的是没有事情是一成不变的,生活用语一般是“世事无常”即为此般意思。佛学说我们所经历的事情看到的事物都是不断在变化中的,当下所受的喜怒哀乐之事,总有一天会产生变化。当我们正处于艰难时期,要有无常的心态,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所经历的痛苦会过去,可能会朝好的方向发展。当我们去的成功,不要骄傲,要居安思危,因为说不定哪天会有遇到失败。
很多人会拿“无我”这个词来陈述自己观点,比如:工作的时候学习的时候要有无我的境界、心静如水无我所用等等。在佛学中“无我”简单意思是现在的我不代表将来我,因为每个个体是每分每秒中在变化的。可以理解为不论现在的自己是何种状态,不代表将来你一直是这种状态,强调我们已辩证的眼光看待自己。当我们遇到挫折通过改变自己的一些行为习惯将来自己的会变得更好,如果我们处于光鲜亮丽的时候没有无我的状态,那么将来可能会遭遇到不幸。
通过我对佛学的初步了解,原来佛学并非我原先所想,它其中包含了一些哲学的理论,既有唯心论也有辩证法。其实了解佛学对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很多的帮助,运用一些理论来了解自己人生何尝不是一种哲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