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纪,正是尴尬的时候。
23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有存款吧,正常;没有存款吧,也不值得口诛笔伐。
23岁,在路人眼里的“大人”,在家人眼里的“孩子”。
有时候会迷茫,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长大,也不知道自己长大后会不会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市侩。
是啊,长大是什么感觉呢?
这样的想法,曾经在15、6岁的时候也想过。当时的想法是,所谓的成长,就是更多的自由。可以一个人无忧无虑的骑着单车去街心公园享受阳光的沐浴,可以一个人对着喷泉发呆,可以溜到街边的音像店听最流行的歌曲...
啊,这就是成长啊,像一只第一次翱翔在天边的雏鹰,好奇地看着外面的世界,脱离了书桌和课本的束缚,准备在这广阔的天地闯荡一番。
这是我16岁以前所理解的“成长”。
当时,对我来说“爱情”是草莓味;“成熟”是午后的阳光的味道;“成长”是白衬衫上残留的的洗衣粉的阵阵清香。一切都那么美好,那么宁静,那么令人向往。
18岁,上高中了,压力骤然加大,与初中不可同日而语,第一次月考第一次跌破班级前15名,人生中第一次有了“焦虑”的感觉。
父亲跟我说,当你第一次“焦虑”,就是长大了。知道发愁了。
结果我有一段日子,变得极为敏感。老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可以让我郁闷好久,同学无意的一句玩笑可以让我对此大打出手。因为我知道,我长大了。心里该装事情了,不能像16岁那样梦想着沐浴阳光,自由自在了。
继小学之后,我又一次被叫了家长。
“他也不是表现不好,学习挺上心的,但就是...感觉他太自卑太敏感了。你看你们家长是不是多和孩子沟通沟通? ”
出乎我意料,父亲没有对我露出那道寒气逼人的目光——那道我最害怕的目光。
以往我犯错误的时候,父亲总会冷冷地斜着眼看着我,丢下一句“你自己看着办吧。”然后深深叹一口气:“哎...这孩子...”
所以直到现在,我在父亲面前都满满的恐惧。
但哪次,父亲温和地看着我,对我说:“你能给父母省心,自信起来,就长大了。”
所以我学会了隐忍。
我矮,胖。同学们会有意无意的笑话我——在这个颜值既正义的年代,长得丑的人被欺负、被嘲笑,“天经地义”。我忍了下来,甚至可以自嘲了。
那一年,我20岁。
我试着不在乎自己的外在,接受了我矮的事实,办了健身卡,开始减肥。面对同学所谓的“调侃”,我一笑而过,把玩笑当过眼云烟——可是心里真的能放下吗?
在我没有遇到明之前,真的很痛苦。
我不想与人交流。我只想躲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写诗、写歌词、写小说、甚至是发呆——“发呆”这个词语几乎伴随我的前半生。
发呆,是一个沉心静气的过程,也是自我调节的过程。我现在仍可以坐在公园的长条椅上,看着柳梢发呆,放空大脑,努力把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
23岁,大学即将毕业,开始热火朝天的准备考研。
很忙,恨不得一天有25个小时;很累,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在也顾不上那些嘲笑声了。坐在图书馆,面对着耳边传来的刺耳的窃笑也权当是幻觉。
我开始变得不那么敏感,不那么自卑。
在那一刻,我终于知道所谓的成长,其实就是经历了脆弱、敏感、自卑之后,仍能站起来。面对着重重压仍能对自己的亲人说:“我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