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林肯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个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多一份爱心,生活中就会多一份友谊,多一分温暖,多一分阳光!
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说过这样一句能够启人心智的话。“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
宽容是一种修养,一种处变不惊的气度,一种坦荡,一种豁达。宽容是人类的美德。荷兰的斯宾诺沙说过: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的。宽容一如阳光,亲切、明亮。温暖的宽容也确实让人难忘。
二战结束后不久,在一次酒会上,一个女政敌高举酒杯走向丘吉尔,并指了指丘吉尔的酒杯,说:“我恨你,如果我是您的夫人,我一定会在您的酒杯里投毒!”显然,这是一句满怀仇恨的挑衅,但丘吉尔笑了笑,非常友好地说“您放心,如果我是您的先生,我一定把它一饮而尽!”这样从容不迫的回答也就给了对方一个极其宽容的印象。
宽容是一种大智慧,一种大聪明!
作为一个教育者,宽容是使孩子内心发生变化的催化剂。当学生对所犯错误有了较深的认识时,教师就要宽容大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宽容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须学海,十分满尚纳百川。
特级教师张化万说过:作为教师,对待学生应严而有格、宽而有度,儿童尽管小,但是“冷暖自知”,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们会珍惜教师的这份信任和期盼,所以宽容是引导学生走出困境的一服良药。
第一,允许别人犯错误。
不管遇到多么调皮的学生,不管遇到多么难处理的问题,我们要想到,中小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他们不可能没有错误,我们应该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尊重学生、接纳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我们可以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采取理智而巧妙的方法加以化解,用鼓励的方式激励他们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
第二,尊重他人的存在价值。
松下指出:率直的心胸,就是宽容地接纳所有的人和事物的心胸。人类不能离群独居。共同生活的社会中,每天都会接触各式各样的人、事、物。如果想使大家活得更好,就一定要有“宽容”的心胸。他认为,每个人的个性、特质虽然不同,却都有其存在价值,也都有改善人类生活的能力。如果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质,人类生活的品质一定可以提升。所以,不应该以自己的规范衡量一切,应该多为他人着想,尊重他人的存在价值。唯有如此,个人的智慧、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人类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第三,树立共赢观、换位观。
共赢观简单来讲就像一句广告语中所说的一“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是对过度竞争观的否定,是一种真正的集体主义。
我们需要宽容学生,宽容自己在竞争中的对手。就像林肯总统,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而换位观则需要我们换位思考,进行角色的转换。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以他的思维方式或思考角度来考虑问题。这样,当你本来想发怒的时候,通过换位思考,你的情绪就会变得平静下来;当你觉得对方不可理喻的时候,通过换位思考,你会真切地理解他此时此地的感受;通过换位思考,你也会变得宽容。
如果心灵的窗户关闭着,你会抱怨春天迟退不来。如果我们的心窗打开,你会发现春风时时在身边回荡。宽容之爱是各日里的阳光,是沙漠中的绿洲,是润泽生命的力量。正因为生命经受了这样的润泽,才会焕发出亮丽、迷人的光彩!年轻的朋友们,多给孩子一些宽容吧,用爱去温暖他们,用宽容的精神甘霖去洗涤他们思想上的污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