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件事情你花三分钟说不明白,那么这件事情你花30分钟都不一定能说的明白。
——鲁迅·不一定说过
这句话什么意思?表达是思考的结果,高质量的思考才有高质量的表达,而高质量的表达通常是极其简洁的。我一直认为《得到》是一个很好的工具集,里面有不同的课程——即工具,作为普通人,缺啥补啥,选择对自己有用的课程就行了。但是,我在得到上选课有一个标准,一般来说,更倾向于选择19.9或者9.9元的课程,原因很简单:不是因为便宜;而是因为便宜的课的要点更加精炼,更加系统,更加成体系,而动辄199元的课,里面掺杂了太多水分。
接着,说说最近完成的《结构化思维》这门课程的学习。为什么要学习“结构化思维”,因为这是一套简洁的思维模式。我们平常接触到海量的信息,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无效的,哪些是原因,哪些是证据,哪些是结构,他们的联系是否密切,我们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去庖丁解牛,把天量的信息放入到我们自己的思维框架里面,形成自己的认知,这就是结构化思维的意义。
说完了What and Why,接下来说How,即怎么建立自己的结构化思维。分四步走:
筛选信息——归纳信息——提炼结论——清晰表达
一、筛选信息
筛选信息就是迅速识别结论、理由、客观依据(通常为事实),而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又可以用树状结构来表示。
我们得出的结论需要理由支撑,而理由的形成需要以事实作为依托。有理有据叫做推理,无凭无据叫耍流氓。同样的两种表达:
A:不要跟这个人玩。因为这个人性格很暴力,据说他还曾经伤害过他的朋友。
B:不要跟这个人玩。因为这个人性格很暴力,跟他一起玩过的有小明、小黄、小李,他们都跟我说差点被打伤。
虽然两者的结论和理由一样,但是A的说法缺乏明确的事实支撑(据说,据谁说,可个人可靠不可靠,未知,所以依据不客观)。但是B的说法就可以成立,因为不同的三个人表达了相同的感受,即大概率客观。
二、归纳信息
归纳信息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分类。分类的原则是相互独立且穷尽。
比如:我们把世界上的人分为男人和女人,这就是独立且穷尽。如果分为男人和有家室的女人,那么,这个分类就是不穷尽的。如果我们把男人分为有家室的男人和上了40的男人,那么这个分类就不独立,因为40岁以上有很多男人已经有了家室。
我们的人脑喜欢那些经过整理的信息,因为这样就像抽屉一样,容易分类和记忆。
三、提炼结论
提炼结论有两种方式:归纳和演绎。
先说归纳:男人会死,女人会死,推出所有人都会死。就是从特性到共性的过程。注意,得到正确的共性的前提是所罗列的对象必须穷尽。
再说演绎:
大前提:是个人都会死
小前提:你大爷是个人
结论:你大爷会死
演绎是从共性推出特性的过程,如果大前提是板上钉钉的事实,那么结论一定正确,因为结论只是大前提的一个子集。反之,如果大前提不是事实,那么结论存疑。
四、清晰表达
清晰表达四原则:论、证、类、比。
论,先抛出自己的结论。证,以上统下,任何一个层次的论点必须是它下一层的总结概括。类,归类分组,每组要点必须穷尽。比,逻辑递进,所有的论点、理由、依据严格按照树状排列分布。
总结,有结构的表达就是以结论为开头,层层论证结论,最后强化的过程。
如何可以训练清晰表达的能力:重要的事情说3点。你会发现领导说话,经常会说3点,经常可以练习说3点的能力,有助于你提高系统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