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大黄狗的离去,我的幼儿园生活随即结束,我正是成为一名小学生。我的小学分为两个阶段,二年级以前是在东北,以后随着父母回到山东老家。可以说我的小学应该是比较丰富多彩,只是当我拿起笔准备写一些记忆深刻的事,却不知从何描写……。
我觉得还是从时间顺序开始吧!因为东北人员稀少,小学要隔一年才收一批,又因出生的月份较小,幼儿园我呆了三年。应该说这三年里对小学最感兴趣的事也可以说愿望有两件,一件是参加六一!当时的环境独生子已经多了起来,六一又是当时东北农业生产的休闲期,老少爷们都去,还能参加镇上组织的成人比赛,毛巾香皂的奖品还是挺吸引人的。可以说六一是当时那边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全村男女老少,盛装打扮,开着拖拉机,赶着牛马车,赶到全镇唯一的中学。只有幼儿园的泥蛋蛋们留守,当然也会有些活动,对那些擦着胭脂水粉,穿着军装,敲锣打鼓的大学生们,也只有羡慕的份。
当我终于升到一年级的时候,可悲的事情发生了,我们被安排看学校。每天课间休息的时候,趴在窗上,看操场上那些为参加六一紧急排练的大学生们羡慕不已。直到六一的到来,干瞪眼的看着一辆辆满载的拖拉机驶出村口。接下来的日子我们都打不起精神,对于那些拿着参赛得到奖品四处炫耀的学生,我们尽量离他们远些。不久以后另一件事情转移了我的注意力,这是另一件我最感兴趣的事!一年一度的少先队员选拔开始了。每天都带着红领巾蹦蹦跳跳的上下学,课间游戏。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学生,好学生!每个星期一的早晨,看着那些随风飘荡的红领巾,行少先队礼,我们只能立正行注目礼,羡慕呀!还记得一次我借邻居家孩子的红领巾带了一会,要是没有被警告不能出院子的话,我相信我会更高兴的。这也更加剧了我要成为一名少先队员的愿望。还有课文里提到的那些,让我认为少先队已经成了正义的化身。我要成为少先队员,我从没能参加六一的打击中走出来,开始努力表现。每个班的三个名额下来了,没有我,当时的我已经哭了出来。我对那些高兴的带着红领巾上课的同学,产生了羡慕加厌恶的情绪。
以后的日子里,有了朋友的安慰“我们一起加油”!勉强度日。二年级的我终于能参加六一了,接下来的事简直让我忙的不可开交,学小号,跳集体舞。每天放学除了拿个小号练,就是站在炕上光着脚丫练习舞蹈。那可能是我这辈子过得最天真最有目的日子!其实我也不知道目的是什么,就是高兴,高兴!无法阻挡的高兴!后来学校怕影响我们牙齿的发育,练习了一个月的小号被紧急换成了军鼓。自从换成军鼓后,我家的锅盖遭了殃。军鼓不让拿回家,锅盖成了替代品。妈妈做饭的时候,我总会出现在灶台前来上一阵悦耳的叮叮当当声,当然对母亲来说就不是那么好听了……。六一一大早邻居家的大姐姐拿出她的胭脂水粉,给不情愿的我画了一个漂亮妆。我很不高兴,因为不是老师统一给我画的,我怕跟其他小朋友不一样,还对自己红红的嘴唇表示抗议!“我是男生不要口红!”。一脸气恼的我来到学校,看见整个班的同学都是红脸蛋、红嘴唇,这下我高兴了,原来我们都一样。接下来当然是好吃,好喝,好玩的一天。彩旗飘舞的操场,人头攒动,我在这里已经迷失了自己。该做的事全都忘记,跳舞把手上的花压坏了,检阅没有一步在鼓点上。反正是忙乱兴奋的一天。回来的半个月里还觉的步伐飘飘。紧接着我第二的愿望实现了,鲜红的红领巾挂到了脖子上,每天我都会把它洗的干干净净,上课的时候不自觉的腰杆都挺的直直的。
我精心的叠好红领巾,里面还放着小队长的牌子,我跟着父母回到了山东老家。在父母的告知下,我知道那是我的故乡,那里有我从未见过的堂兄、堂弟,表兄、表弟,这使我对故乡更加的期待。一路上穿过茫茫的雪山,又出现绿油油的平原,这是我从没见过的景象,对于成片的麦苗我好奇的问母亲“为什么这么多的韭菜?”。“那是麦苗!”。没有见过麦苗的我感到是那么的新奇。三天的火车,我来到了山东老家,进门迎接我的是年老的亲奶奶,有心里准备的我还是叫不出声,因为她太老了,跟我想像的不一样。以后得日子里,我奔跑的地方不再是山坡野地,是弄堂胡同。没有爬犁老牛,只有人!这里的冬天没有炕,没有棉乌龙(乌龙草鞋)很冷,从没冻过手的我那年冬天生了冻疮。
开学了,堂兄堂弟们已经背着书包去了,没人陪我玩,我独自待在小门口看着那些坐在教室的学生,一个老师看见问了一声,他的口音我听不懂。很快父亲从一个叫新华书店的地方给我买来了新课本,我如愿以偿的进入了教室。当我坐在最后一排,挺直腰板往后靠时,摔了个大屁墩!这里是板凳不是椅子。随后我发现了更多的不同,破烂的教室,没有东北的火炉,最重要的是语言不通。有些同学会用语言攻击我,虽然听不懂,但我觉得那是恶意,那是挑衅。当然作为东北汉子的我能动手就不吵吵(吵不过是真的),结果当然是门口站岗了。最主要的是我引以为傲的少先队员,在这里竟然只要上到一年级,全部都是!还有六一,竟然只表演几个粗制滥造的节目,放半天假!回来的半年里真是惊讶连连!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融入了这里,口音变的跟他们一样,而且在这里我找到了更多好玩的,抓鱼,游泳,放风筝。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环境的影响,我也跟其他同学一样,收麦子、玉米、黄豆、地瓜,种麦子、水稻……这里一年都在地里忙碌。
这里四季分的很清,每个季节都不同。不像东北,东北的冬季很长,春秋也要长一些,夏季可以说没有。不知道是不是在一个地方久了,就会怀念另一个地方。
中学,高中……我离家的路越来越远!随着全国的棚改,最近我回到家,发现一墙之隔的小学不见了,一座座现代化的楼舍取代了杂乱的村庄,让我学会游泳的池塘变成了平坦的公路,曾经让我们跑的像迷宫一样的麦田变成了公园。我漫步在都市般的街道上,看见了应该是儿时的玩伴,已经不敢相认。现在的我已经明白“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东北的老家应该也不是记忆中的模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