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题为《一起做“读书种子”》是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文中围绕“读书种子”话题的探讨,为当下浮躁的世风注入一股清新的风。关于读书的话题,从古至今,不论是先贤圣哲,还是名家大师,他们都以自身的切身体验谈及读书对于自我修行和社会世情的价值和意义。而其中最为直白,而且也最能击中核心的当属张元济先生说的“读书是天下第一件大好事”。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活动,是一种自我的精神修行。而要达成一定的心理预期,播种下一粒读书的种子,并进行精心的呵护才能生根发芽,才有可能枝繁叶茂,并开花结果。“读书种子”无形中蕴有形,浅近中包蕴丰富的意涵,它最初出自黄山谷的《山谷别集》:“四民皆当世业,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
林语堂先生说:“说破读书的本质。‘心灵’而已。”这与古人所言的“古之读书者为己”所谈及的道理一脉相承。“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言及读书乃人生的雅乐之事;“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乃说出读书的痴迷;“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形象地诠释了重视学习、重视诗书,千百年来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至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则是从实利性的层面论及读书的作用......
作为文化的承载,文明薪火相传的工具,书籍从口头的口口相传,到器物上的镌刻,再到纸质的书写,最后到声光电媒介的移入,由暂时性到恒长性,从屈指可数到浩如烟海,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记录着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时的点点滴滴。不管是政治的、经济的,还是文化的、思想的,有了文字的留存,有了书籍的存储,后来者就有了重新了解和认识历史详实而确凿的凭证。从认知世界的角度看,读书就是见微知著,就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溯,追寻先人筚路蓝缕一路走来所留下的足迹;从自我修行的角度审视,读书就是给自己的思想增加营养丰富的营养餐。有了它们的浸润,思想就不至于狭隘,灵魂就不会变得猥琐,人生就不会单调乏味。物质的追逐是为了身体的需要,是为了免除冻馁之苦;而精神的经营则是为了使置身于浮幻尘世中始终处于悬浮之中的灵魂找寻到一个安放的地方。
置身浩瀚的书海,因精力有限,我们不可能穷尽所有。每个人根据自身心性修炼的需求可以对书籍投注不同的心理预期,但当谨记古人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谆谆告诫。这就需要我们在展读书卷时,对书籍进行有效的分类:精度的书——认知地读,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泛读的书——粗枝大叶地读,知道大概的意思足矣;翻阅的书——随手翻翻,浏览大概意思,对感兴趣的稍加用心。有了科学的分类,在读书的过程中,不应该跪着,以膜拜的思维去对待书中之言,也不应该以高高在上的挑剔之心睥睨书中之思,而应该摆正位置,以一种平视的眼光理性的甄别。面对书籍,当有了这种理性的自我定位,然后又能够合理的处置展阅的内容,读书对自我心性的涵养才会起到应有之义。曹聚仁先生说:“爱心精神,莫读古书。”这看似与当下倡导的主旋律读书思想有点相悖,但他总结的三点经验——时时怀疑古人和古书,有胆量背叛自己的师父和组织自我的思想体系——对现实仍然具有积极的指导价值。纵览典籍,不同的书籍在生活和人生中发挥的作用不同,专业性的是为了专业的成长与发展所需而储备资源;非专业性的是为了开阔眼界,认识更广阔的世界而涉猎;休闲娱乐性的,仅仅是为了打发无趣的生活找寻一点消遣的由头。不过,从读书对个体生命内质产生的影响看,真正起到启迪心智、开阔视野作用的书籍是需要慢慢读、慢慢品的,朱光潜先生说:“与其读十部无关紧要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精读十遍。”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读书的过程是信息汲取的过程,是吸纳丰富营养的过程。但是,如果一味地杂取种种而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内化和深加工,即使博览群书,韦编三绝,获得的东西也只能是存储在储藏室的杂物。这种杂乱无章的信息储备对生活和人生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在汲取的同时,时时对占有的信息进行解码编码,并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外铄。这样在输入与产出的过程中,读书的价值才会慢慢彰显出来。蔡元培先生说:“读书要得法,才有成效。这里的得法,一要专心,二能勤笔。”经典也好,非经典也罢,它们记录的东西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更有个体性。只有对它们进行二次加工,去粗取精,读书之益才会表现出来。
谈及读书的意义、方法,明确何为可为,何处不可为的问题,下面当回归到读书本义的探讨。“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是从功利性的角度投注读书的价值。如果读书仅止于这样的层面,读书的意义就大大地消解了。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解俗气、戾气,不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读出书的味道,品出文字的馨香,“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在不断审辨过程中修养身心,陶冶情性,才真正能够体会到读书之乐、读书之趣。物质的多寡能够用具体的数量衡量,精神的有无,品性的高下无法用具体的标识测量。人生天地间,得失寸心知。人生到了一个境界,读书不当成为应付外界的需求,不是为人,而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安徽省皖西经济技术学校 陈士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