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和我

有一种声音,让文字生动,老师告诉我们这是朗读。

小时候有一段时间,每天晚上8:30电台播送广播剧,那时我家已经有了录音机,每天晚上调开收音功能和妈妈、妹妹一起准时守候节目播送。妈妈一边做着针线活,我和妹妹有时会凑到录音机前把耳朵贴上去,好奇声音是怎么传出来的,好奇为什么这声音能让我们身临其境,每次节目结束就盼望着第二天快点来临。那时经常停电,为了保证每天晚上能追广播剧,磨着妈妈买来4节电池,装在录音机里,保证只听广播,不放卡带。(播放卡带耗电)有一天晚上停电了,妈妈做不了针线活,和我们躺在被窝里听广播剧,那天晚上播的是《画皮》第二集。随着广播里传出来的背景音乐、逼真的音效和播音员的解说词,我和妹妹吓坏了,用被子捂住耳朵也不敢去把音量调小。第二天晚上和妹妹在录音机前徘徊,想听又害怕。我第一次发现了声音的魅力,语言的魅力。

小学时期,我是一个害羞的女孩,在班里非常不起眼,老师鼓励我们大声朗读,而且经常组织朗读活动,但是我不敢表现,只是经常悄悄的模仿。我的老师朗读非常生动,每一篇课文都读出了感情,她要求我们读课文要带着感情读。有一篇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那天老师带着深重的心情朗读,读着读着,我发现老师的声音有些哽咽,读着读着,我发现老师悄悄地擦拭着眼角,我也不知不觉湿润了眼眶。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我们的课文也可以这样感人。我更注意老师传授的朗读技巧,理解文章,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情融入文章才能让文字更生动起来,更有感染力。

虽然我从来没有在班里朗读过,也许老师并不知道我对朗读如此着迷,但是老师教导的朗读方式影响了我的人生。放学回家,偷偷的读。有了录音机,但是没有录音带,就把仅有录音带前面的空白和后面的空白处用来录音,所以我家的录音带没有一盒是完整的,都有我的声音在里面。后来妈妈买了空白磁带,我和妹妹对着录音机,反反复复地录下我们的声音。

朗读给了我自信,我从一个害羞不自信的女孩,渐渐成长为一个勇敢大方的姑娘。踏上社会,所有的一切需要自己去面对,如何克服胆怯,我想起老师说的:对着镜子,看着自己的眼睛朗读。听起来很容易,可是每次看着自己的眼睛脸就红了,读不下去。一次次练习,找没人的地方读,对着镜子读,然后对着小朋友读,我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我居然当上晚会的主持人。

一个习惯的养成改变了人生,平日里我喜欢读读念念,这一个习惯也为我的康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多次手术之后,气息很弱,精神完全不能集中,经常一个人待在家里。我只要有点精神,随手拿起报纸,甚至说明书读起来。一小段一小段地读,发现注意力提高了,气息也增强了。然后读起散文,每天跟着不同的作者体会不同的人生,感觉非常快乐,一个人,并不孤单。

发现了有声软件,每天读一篇文章,还能配上背景音乐,朗读更加有意思了。每天上班,下班,在车里听自己朗读的文章真是一种惬意的享受。谢谢你,亲爱的翁老师,是你改变了我的人生,让我无时不刻感到内心强大和笃定,今天我终于在你面前,为你朗读一篇文章《走在岁月的路上》。

时光荏苒,35载一转眼。岁月温柔,我已长大,感恩你仍记得我,认出我。  和86岁高龄的翁老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早上听了逻辑思维,说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事,对于历史,一向不是很懂,就当听个热闹,听到最后,老罗说出了本集的主旨:...
    易仁勇哥阅读 1,274评论 0 1
  • 本文内容提要:通过几个案例引出一个现象,简单分析之后,提出解决方式:画线站位。 一个女孩伤心地跟一个男孩抱怨说,自...
    苏老夫子阅读 3,757评论 1 5
  • 小马宋 华杉老师,你觉得连毛巾和电池都出了的小米,它的定位是什么? 4天前 39 梁小生 既然是调戏嘛,那我就问下...
    华杉2009阅读 3,928评论 0 1
  • 高考语文结束之后,浙江卷中的阅读题《一种美味》成了新晋网红,其作者巩高峰也被顶上热搜。网友纷纷吐槽此文“看不懂”、...
    吴桐书阅读 10,264评论 8 2
  • 旅行就是拿到了一场艳遇的车票。 我回忆起了《雪国》。开始时也是在列车上,驹子热情地同扳道工交谈。于是,开始了一场埋...
    冰眉铁面阅读 2,49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