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过交流构建知识体系,根据环
境变化应用知识应对,通过大量
反复实践,将正确的反应化成神
识,并对各种神识高度综合归纳,
然后抽象化,具体化,融和成精
神体系,然后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交流互换,收天地之精神藏之于
内,构成自己的独立生命体系。
学习的第一层次,构建自我生命
体系。
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一个独立平衡的生命体系,形成
稳定之后,自然会感应神气相通
的同类生命从遥远的宇宙角落循
迹前来会合,从而构成更大更充
实的生命体系,如此循环往复,如
奏一曲生命的交响曲。
学习的第二层次,发展充实生命
体系。
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若完整平衡性遭到破坏,规律改
变了,心识也随之变化,不执着
于旧念,而是顺乎自然的变化,重
新学习,独立守神,以保持传承,这
就是君子之道!
学海无涯,为学不止。
易曰:
谦,亨,君子有终。
天道下济而光明。
地道卑而上行。
象曰:
地中有山,谦。
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人不知而不愠,于易在谦。
面对自然,坦然承认自身的渺小
和无知,是君子之道。
四。
《论语》开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讲的是通过学习,构成自身生命体系。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讲的是通过感召,发展充实生命体系。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讲的是顺应自然,创新传承生命体系。
可见,儒家思想的精髓,六字可表达:
学说,有乐,君子。
学而求生,是儒家的宗旨。
儒者,永远是谦卑的学者。
《大学》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
于至善。
其意趣,与《论语》开篇一致。
学说,即明明德,有乐即亲民,
君子则是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