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爱,所以爱

图片发自简书App

清晨,新的一天又来到了。前段时间看了一则新闻,厦门的一个孩子玩手机,而因为父亲气愤之下把孩子的手机从楼上丢了下去,惊人的一幕出现了,这个十几岁的男孩也纵身高楼跳下,当场死亡,现场是孩子父亲的悲怮,逆反期的孩子,我想说的是对于他们要理解,要包容,要给予温情和引导,不然情绪无处释放的后果是激烈的应激模式。

对于我,也是一个十八岁孩子的母亲,孩子的性格敏感,有些偏执和逆反,但与之以前性格上柔和多了,孩子身上也有阳光、思想、上进、体贴的一面。因为孩子寄宿,我们一星期才能小聚在一起度过一两天时光,以前和孩子的交流多是把他当小孩子的交流模式,比如:他某件事有进步做得好时,我会说:“卓子好棒,越来越能干了!”孩子表情很淡然,继而是很无语的皱眉看着我,你和我说话的语气像对待幼园的小朋友和小学生,有些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确实孩子大了,我们之间更应该像朋友,以一种成人化的模式和眼光看待他的成长,平行化的模式交往,有礼有节,进退有度,给予彼此相对独立而又有连结的空间。

想想母亲和我的相处,有时候母亲的关心是处于一种对我的爱,是她认为的爱和关心,但我有时就是理解不了,我排斥,我抗拒,我不接受,其实每个人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不要走得太近,而又相互尊重彼此,就是一种比较好的连结方式。

昨天看了简书中很多简文都是论述亲子关系,母子关系,子欲养而亲不在,做儿女的要在父母有生之年善待他们,发扬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我想说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儿女成为了父母实现自我的工具,自己没实现的理想,自己没完成的目标寄期望在儿女身上实现。这种想法是否科学,是不是违背了我们做为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初衷,而成为以爱为名义的一种绑架?

现实生活中,传统的中国父母们习惯包办和代替,从婚姻到家庭到子女的个人生活,父母们的口头禅就是:“这样是为你好,信我们的没错的。”在很多事情上,因为父母的包办,让我们丧失了选择和处理的权利,从这点看,这又是不是种悲哀呢?

诚然,父母对儿女的爱是天然的,父母用自己的经历教育儿女,希望儿女不要走自己的老路、错路。但我想说的是我们为人在世上走一遭,有很多是需要自己去体验才能明白的,我们可以尝试,可以体验,可以过自己想要的人生。有时就是前方的路,不管是荆棘密布还是阳光鲜花,都是我们需要走的路,而父母只是陪伴者,而真正的体验是属于自己的。对于儿子也一样。

经过观察,儿子也有善解人意一面。昨天吃中饭时和儿子一起看了一部美国大片,因为剧情不错、节奏累凑,我和儿子一起看了好一会,后来就去清理衣橱去了。没想到晚饭时,(我们吃晚饭有个习惯,会搜一些比较好看的电影,边吃边看。)儿子对我说:“妈,中午那部片子你还看不?边问边帮我调。”我内心瞬间被触动,平常看起来内敛个性的孩子,还有体察他人需求的一面。

发觉以前的自己没有全面彻底的了解孩子,他的喜怒哀乐,他的所思所想,就算是多少了解一些,也是片断式的,不够具体和连接。一想到这,内心多少有些汗颜。

昨天在一个分享群听了如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中提到的一个方法。我们可以在一张纸写上我们希望和需要我们的孩子怎样对我们,然后在纸的另一面写上我们期许孩子这样对我们,那我们自己又该如何做?结果,我们会发现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地方远远比孩子需要改变的地方多。所以,凡事从自我做起,改变自己,自己的能量场变了,才会发现身边的能量场发生改变。

当然,做为一个成年人,我有自己的个性和脾气,不完美,但因为爱,它是条纽带,是连系家庭、亲情的一条纽带。因为爱,所以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晚,无意中翻看为儿子制作的18岁生日礼物――相册,往事如烟如雾如窗外的雨丝撩拨着我的心弦…… 最初,和所有做母亲...
    安心安阅读 3,674评论 2 5
  • 有一种爱叫父母给予孩子一切,有一种爱叫儿女孝顺爸妈一生。这就是亲情,比友情更长久,比爱情更真实,这样的爱是无私而又...
    冬少爷阅读 3,658评论 27 26
  • 一 当父母把孩子当作一个特殊的人来爱时,父母就开始建立积极的养育关系了。 孩子能够感到父母之爱的心理氛围。 家庭中...
    向孩子学习阅读 2,920评论 0 1
  • 《各种普通食物最好吃的时刻》,你看到这个标题会又怎样的想法,反正我觉得太口语化,我不想去读。首次见到这篇文章是在舒...
    梦想家佳阅读 4,300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