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陶之
这是一本强调原生态家庭的重要性的书。不管你信不信,每一个孩子一生都在忠于自己的家庭,而这个家庭的母亲几乎决定了孩子未来的一生。
今天,我要分享的这一本书就是《情感依附——为何家家会影响我的一生》。
本书是亨利.马西与西尔维娅.布洛迪合力之作,这两位作者都是精神分析领域方面的专家。
书中用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持续30多年的时间追踪跟访了131个孩子(从在母亲肚子里待产到最终的长大成人),旨在揭示儿童的性格发展是否与儿童在婴儿期与母亲建立的特定模式有关。这些模式包括来自母亲的注视、声音、抚触、身体接触以及情感模式,而这些模式实质上就是情感依附的形式。
婴儿与主要养育者(大部分是母亲)建立安全的联结是所有婴儿的基本需求,基本需求满足的好的孩子长大后就能很好的成功,拥有幸福的生活。而如果没有人来满足婴儿的需求或者安全感丧失,婴儿将会遭遇情感上的灾难,将会在身体、心理或是身心方面遭遇创伤。
那父母如何做才能养育出健康的、成功的孩子呢?接下来,我将分别按照儿童情感发展的五个阶段、影响儿童发展的四个因素以及三个层面的母婴互动来介绍本书的干货。
——儿童情感发展的五个阶段——
所有儿童在童年早期都有几个基本高度相关的情感发展阶段,这些阶段在相对固定的年龄逐步展开,发展顺序分别是:
在6-24个月之间,儿童呈现出基本情绪和内心表达,通过与最初的依附对象的关系(通常是母亲),内化了安全感的工作模型。
1-2岁,儿童对自我的表达与对母亲的常规表达区分开来。
2-3岁,儿童努力控制自己的身体,以及与父母和直接环境有关的种种冲动。
3-4岁,出现对异性父母的爱,出现于同性父母的竞争性情感及随后对这些情感的完成——这个过程与学习表达爱、处理攻击和竞争、体验对错和内疚,以及建立心理防御来疏通每种情感密切相关。
人生的前5年,建立了对父母(通常大部分是同性父母)特质的基本认同,包括他们的情绪风格、偏爱的防御机制以及行为习惯。
最初的认同以及安全感产生于第一年与母亲的互动。其余的步骤会从与父母的共同体验中展开。但从这一点来说,一个家庭的母亲是多么的重要啊。
——影响儿童发展的四个因素——
(一)母乳喂养与奶瓶喂养
关于喂养,并非说母乳喂养就一定是比奶瓶喂养好。关键是母亲在喂养的过程中将什么带入了喂养体验中。
如果在喂养的过程中,母亲积极快乐的情绪、专注镇静的响应孩子、温柔体贴的回应孩子,那孩子就会与母亲共情,并在情感依附上建立深深的安全感。
反之,如果一个母乳喂养的母亲,在喂养的过程中心情低落,不理会自己孩子的需求、不耐烦的对待孩子或者从不正视孩子的目光,那孩子也不会与母亲建立安全感的依附情感关系。
(二)兄弟姐妹的影响
一个家庭中有多个兄弟姐妹,事实上的确对每一个孩子都发挥着更强大的塑造作用。
兄弟姐妹帮助教导孩子们如何竞争输赢、分享、分离和回归,以及如何感受同情、愤怒和骄傲。
当然,没有兄弟姐妹的家庭的孩子也会通过学校、社会学会这些功课。
但并不是所有有兄弟姐妹的家庭的孩子就能很好的塑造以上情感依附。在这些不寻常的情况下:例如父母偏爱某一个孩子、或者孩子中有一个特别的专横霸道、亦或是父母关注生病的孩子等等,孩子可能很被动或在受控制的过程中体验到不好的感觉。
(三)父母的教育和经济(社会)地位
父母的财政状况、受教育水平和儿童的智商对形成人格及成人职业能力和满意度并不起重要的作用。
起重要作用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父母的人格以及他们对孩子的期望。
这才是真正决定儿童未来心理健康和适应性的更强有力的因素。
(四)宗教
有宗教信仰的家庭并不是说通过宗教教义久而久之指导了孩子的行为或教导被试去信仰什么。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当父母积极地归属一个教会或在家里践行某种宗教传统时,宗教强化了父母的个人教义:父母尊重他人、热爱家庭、同情他人、社交行为高雅及自给自足。
这种教养的方式才会真正的影响孩子。没有特定的宗教实践或归属,父母也可以通过建立规则来传递和示范这些信念。(此处可以看前面的《如何让孩子大脑自由》一书中提到的教养方式)
——三个层面的母婴互动——
对于积极健康养育方式,神经专家们也在寻找积极的原因。书中,研究者们通过长期的影像观察跟访一组成功的孩子们,得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成功的父母—母婴关系。
这些孩子成年后的他们对父母的依附持有积极、安全的心理表征。这些健康的心理表征得益于0-5岁他们的母亲分别在宏观、微观体态以及神经心理学层面与还在婴儿期的他们有着积极的母婴互动。
第一层:总体(或宏观)层面
这些积极的因素包括:母亲的自信、快乐、慈爱、一致性、组织、保护、移情和同情。
当这些品质共同作用于儿童,儿童便体验到了“母爱”。儿童内化并回报父母这些情感和行为,是他们反过来成为其自身的人格和反应技能的一部分。
儿童早在生命最初的岁月里表现出这些特质,延续至成年,并传递给下一代。
第二层:更深层的母婴行为水平是微观体态的互动
专家们通过对录像中在一起的母婴一秒一秒的微观分析,换句话说是“使母爱具有可操作性”。
这些微观体态的互动包括:母婴的目光注视、母婴的情感交换、母婴游戏和接触时的抚触,相互的语言表达、抱持和彼此的身型调整,以及对肢体亲密或靠近的维系。这些行为是对总体层面行为的跟进,也就是说宏观互动健康、微观互动也是健康的。
思想和感觉是婴儿期微观行为的基础。无论母亲是否用言语向婴儿表达她的思想,它们都隐含在母亲的动作里。即使婴儿尚不能用言语表达,它们也作为互动的部分在儿童内部进化着。
第三层:神经心理学层面
越来越多的神经脑科学证明,经验因素影响了婴儿大脑发育的过程。这在婴儿生长的最初几周和几个月是非常快速的,先是生长速度惊人的突触,其次是大量的修剪,只保留功能连接。
因此,父母多次敏锐地回应以吸引婴儿的参与,然后调节他们的行为回应婴儿的兴奋和兴趣以保持婴儿的注意,这些可能很直接影响婴儿大脑分化和组织的进程。
总之,对父母来说,感觉和思维的领域(即总体互动的层面)是第一位的。父母能准确意识到与孩子的需求,并与孩子每时每刻保持良性的互动,感觉和行为结合起来,就会反过来促进神经心理的发展,并相应地促进孩子良好的情绪发展。
全书通过三十多年的跨越时间的生命历程确定了这样的事实:父母在塑造孩子方面具有发人深省的力量。生命早期的被对待的方式是一个人一生情感依附的基石。
当我们每一个人回首时,你会发现,早期生活有多大的意义!
——本书献给我所有的朋友们,愿我们都能学会怎么样去爱,知道怎么样的爱才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