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结婚

与其问我们为什么会离婚,不如问“我们为什么要结婚?”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独立的情感与亲密的关系并不冲突,爱是唯一的出路。人生在世,没有什么比理解自己和别人更加重要,因为那是幸福的根源。每个人与众不同,愿意向内探索、思考人性与幸福。

1971年,有一个浪漫的美国小伙给自己的新娘写了一首情诗,然后把它塞进漂流瓶里,扔到了浩瀚的太平洋里。


10年后有人在关岛的海滩慢跑时,发现了这首装在漂流瓶里的情诗。这首情诗是这么写的:

“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可能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但我相信我们的爱情仍会像现在一样鲜活。这封信可能要花上一周,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找到你……即使它永远都不能到你的手中,我仍然铭记于心的是,我会不顾一切地向你证明我对你的爱。

——你的丈夫,鲍伯。”

于是这个人通过情诗上面的电话联系到了10年前的新娘。当他把情书的内容读给她听的时候,她竟然哈哈大笑起来,然后说道:“我们早就离婚了。”

绝大部分人都会结婚。但如果期望婚姻能像结婚誓词里说的“相爱相敬不离不弃,直到死亡把我们分离”,那就大错特错了。在我国,根据《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在2019年,共有927.3万对新人登记结婚;但是在这一年,共有470.1万对夫妻登记离婚。也就是说,民政局每接待的三对男女中,就有一对是来离婚的。更糟糕的是,有近三分之一的夫妻并没有和平分手,而是闹上了法庭,等待法律的判决。

学者葛尼斯一句反讽的话非常好地描述了这个婚姻的“围城”:“我们活得更长了,但爱得更短了。”

离婚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小孩,有的是因为对方父母,有的是因为一方出轨,还有的是因为经济纠纷……一种更加悲观的观点认为,不断攀升的离婚率反映出人们责任感的普遍缺失和道德品质的下降,令成年人、儿童乃至整个社会都深受其害。

与其问夫妻为什么会离婚,也许我们更应该问:“我们为什么要结婚?”

如果我们拿这个问题去采访任何一对准备结婚的恋人,他们一定会说:“我们之所以结婚,是因为我们深爱着对方。”

事实上,在全世界范围进行的婚姻调查表明,有85%的人说他们绝对不会去考虑一个没有爱的婚姻,甚至还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说他们愿意为了爱而牺牲掉他们自己的个人生活。这是因为,他们都相信,“婚姻是爱情的结晶”。

但遗憾的是,“婚姻是爱情的结晶”只是一个浪漫的错觉。


01.婚姻的本质:

人类进化的副产品

在从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人类在外形上有两个非常巨大的变化:直立行走和大脑容量的增加。

直立行走不仅节省了行进时的能量消耗,而且还解放了双手,让我们能够制造工具,提高效率。但是,为了保持躯干向上挺直也带来脊柱与骨盆结构的重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女性的骨盆变窄。

雪上加霜的是,人类在进化中变得越来越聪明,有了语言、意识等高级心理和认知功能。与此对应的生理改变是,承载人类智能的大脑的体积不断增加,我们的头变大了3倍。这样一来,人类面临其他所有动物都没有遇到的新问题:分娩困境——婴儿的头太大,而女性的产道太窄,生不出来。

大自然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缩短孕期,让每一个人类婴儿提前来到这个世上。但是这样一来,每一个新生婴儿的身体和大脑发育必然不足。可以想象,如果胎儿在母体待够1年半,那么他/她的大小绝对是不能自然分娩出的。所以,每一个所谓足月出生的婴儿其实都是“早产儿”。

最基本的医学知识告诉我们,早产儿需要一天24小时、一周7天不间断地、360度无死角地喂食、照料和关注。这个责任之重之复杂之烦琐,会消耗掉作为母亲的女性的全部时间和精力,使得她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获取供她和婴儿生存的资源。这个时候,女性和婴儿就只能依靠男性提供资源才能生存下去。

这就是人类婚姻制度产生的原因。婚姻制度不是对爱的庆祝与永恒化,而是为了满足人类繁衍的必要条件。

从更宏观的尺度上看,婚姻制度是人类摆脱兽性,走向理性的标志——如果想让基因传递下去,既不能像猴子一样使用暴力,胜者占有女性,也不能像伯劳鸟一样偷情出轨,窃取他人的资源,而是要签署平等的社会契约。而社会契约,则是文明社会最根本的基石。


02.爱与婚姻

随着时代从原始文明迈入工业文明,婚姻的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女性不再需要男性的资源也能独立抚养后代;甚至,繁衍后代已不再是婚姻的主要目的——一些夫妻选择了丁克模式,甚至独身主义在当今的社会已不是个例。

当繁衍后代这个作为婚姻的原动力消失后,婚姻究竟应该何去何从?或许一个更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婚姻是变得更好了,还是更糟了?

对于这个问题,通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持有婚姻消亡论观点的人认为:婚姻其实已经走向穷途末路了。他们的证据是不断攀升的离婚率——它反映出人们在没有繁衍和抚育后代的约束下,普遍的责任感缺失和道德品质的下降,使得社会的老龄化日益严重。

与此相对的婚姻发展论则认为,离婚率升高正好说明婚姻制度正在向更加尊重个人,尤其是维护妇女权益的方向发展。男女平等,甚至性别平等,才是美好婚姻的基石。

究竟哪种观点是对的?要理解婚姻的何去何从,我们必须得从时间的尺度上回顾婚姻的往世今生。


当婚姻中的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属品出现时,男女之间的爱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虽然“爱”的概念在人类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但它从来不是婚姻的理由。相反,数千年来,爱一直都被看作婚姻的绊脚石,因为它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婚姻出现问题。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如果有人说因为结婚而感到了爱,他们会认为这是一种疯狂,是一种疾病。到了12世纪,欧洲人既结婚,也谈恋爱,但是结婚和恋爱的对象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结婚只是为了家族联盟或继承遗产等;而恋爱,则是未婚男性和已婚女性进行交往的一种社交游戏,只发生在精神层面,是柏拉图式的恋爱。

直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因为财富的累积,婚姻作为利益交换的功能才开始削弱。这个时候,欧洲人才开始有了把婚姻和爱绑定在一起的疯狂想法,例如莎士比亚笔下为了个人爱情而反对家族婚姻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1840年2月10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世纪婚礼是一个分水岭。

乔治·艾泰《维多利亚女王的婚礼》

在这之前,是社会学家切尔林和历史学家库茨称之为“制度化婚姻”的时代。此时,个体农户是最普遍的家庭形式,女性对婚姻的诉求主要是围绕着吃、住及免受暴力侵害等。当然,女性也自然乐于享受恩爱的夫妻关系,但这种亲近只是婚姻运作良好带来的额外福利,而并非其核心目的。

而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的婚姻虽然是王室一手包办,但是媒体却把它宣称为“真爱的结合”,而非“权力的结合”。这是因为19世纪工业革命兴起,农村逐渐被城镇所取代,雇佣劳动制让男性挣脱了土地的束缚,离家外出去打工挣钱。所以女性就成为家庭的主导者,即家庭主妇。此时,妻子就从丈夫的附属品演化成“男主外、女主内”的平等角色。

这段时期的婚姻模式被称为“伴侣式婚姻”,即婚姻的中心从维持生活的需求逐渐转向追求爱与被爱等亲密情感和亲密关系需求。

在一些女性试图成为完美家庭主妇的同时,一些女性开始离开家庭在纺织厂、电话局等机构工作。经济上的独立,使得她们在物资上不再依附于男性从而开始获得精神独立,于是追求男女平等的女权运动开始兴起。1920年,女性拥有选举权的法案在美国通过后,婚姻制度开始了戏剧性的转变——每一个家庭,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两个独立的公民,而不是仅仅是由两个人组成。此时,爱情与婚姻就紧密联系在一起——爱情在婚姻中的地位第一次超过了经济的动机。

从这个时候开始,婚姻就从“伴侣式婚姻”开始进入“自我表达婚姻”的时代。婚姻中的双方更注重婚姻中的自我表达、自我尊重和个人成长。阿博特评论道:“婚姻带给夫妻双方的个人满足感是很重要的。夫妻双方都希望对方能成为自己最主要的情感依靠。家就应该是爱情、激情、情感支持和两性满足的地方。”

从“制度化婚姻”到“伴侣式婚姻”再到“自我表达婚姻”,在过去200多年里,婚姻变化的激烈程度超过了人类过去几百万年里的婚姻演化——婚姻的目标从维持生活演变成自我表达与自我实现。而后者是一个更难以企及的目标。


在一个富足的社会里,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在不断地减少。与此相对的是不能用钱解决的精神问题,而这些问题正在日益增加。但是,对精神满足的难度要远远大于对物质满足的难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钱越来越多,却感到生活越来越不幸福。从这个角度上看,婚姻并没有变差或者凋亡,只是婚姻的双方在追求更高、更难的目标,所以也更容易失败。

所以,人类并没有走入婚姻的死胡同,而婚姻仍然是人们所能想到的对于承诺的最佳表达方式。只是承诺的内容由提供资源、保持贞洁等相对容易的目标变成了情感依靠与精神共鸣等更加困难的目标。

所以,现代人类对婚姻的失望程度要远超人类历史的任何时候,因此离婚率的上升,独身主义的盛行等是必然的结果。

03.什么是爱?

婚姻在人类的进化中,逐渐从以生存为中心演变成以爱为中心,婚姻质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理想水平。但是,爱在婚姻中的介入,有时候不仅没有增加婚姻的稳定性,相反还带来了婚姻的不稳定性——离婚率居高不下,失败的婚姻比比皆是。

一方面,是以爱为中心的婚姻要求双方在与伴侣的相处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事实上并没有很多人能真正做到;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哪一种类型的爱,才能浇灌出成功婚姻的花朵。

什么是爱?在任何一种语言中,我们都能找到“爱”这个词。但是,在任何一种语言中,对“爱”都没有清楚的定义:从“我爱红烧肉的味道”这种发生在感觉层面的喜爱,到“我爱凡•高的《星月夜》”这种发生在知觉层面的喜爱,到“我爱正义”这种发生在认知层面的喜爱,以及到“我爱小芳”这种发生在情感上的喜爱。

当“爱”这个在心理的所有层面上都有表达但意义极其不清的词与婚姻连接在一起时,我们难免会犯糊涂。不知道究竟哪种爱才是婚姻真正需要的。

在婚姻中,有多种形式的爱,最常见的就是浪漫式的恋爱。浪漫式的恋爱,也被认为是人类幸福的重要来源之一。

浪漫式的恋爱可以分成两种类型:激情之爱和伴侣之爱。

激情之爱,有如火山喷发,是一种极度的快乐和强烈的性吸引。当一对年轻人不顾一切、旁若无人地拥抱在一起,当感觉到深陷于爱恋之中而不能自拔时,当像英国诗人格雷夫斯所描写的“倾听敲门声的响起,期待对方做出表白”时,当体验心激烈跳动、双手发抖、头脑眩晕像在云中飘浮时,这就是激情之爱。激情之爱并非始终充满极度的快乐,它本身也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时而兴高采烈,时而愁容满面;时而心花怒放,时而花开荼蘼。弗洛伊德说:“再没有比恋爱时更容易受伤了。”弗洛伊德这里说的恋爱,就是激情之爱。

而伴侣之爱,是一种深沉的情感依恋,就像是一对超级好朋友之间的友情——他们之间有很深的信任,无话不谈,充满默契,一个眼神就是千言万语,以及细致的关爱、体贴的照顾。平和、稳定和温馨,是伴侣之爱的特点。

影视作品和小说里描写的爱多是激情之爱,而不是伴侣之爱。因为年轻人通常认为,只有像乐府诗《上邪》中的“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这样惊天动地的爱,才是婚姻所需要的爱。

但是,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激情之爱只会让婚姻之花枯萎,只有伴侣之爱才能呵护婚姻走向长久。这是因为这两种形式的浪漫式的爱,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

激情之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体验到的幸福感强度急剧飙升,正所谓一见钟情或“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闪婚通常就发生在这个阶段。“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浪漫爱情的高潮可能会持续几个月或者一两年,但是从来没有一种高峰体验可以永久地持续下去。

等高峰体验消退后,恋爱的双方就会开始困惑,困惑为什么再也感觉不到原来那种充满激情的爱恋了。“是我们原本就不合适在一起吗?”于是双方就会开始抱怨对方:“为什么你让我再也见不到以前那种充满激情的投入,是你变心了吗?”从困惑走向怀疑,从怀疑走向指责,从指责走向争吵,最后必然就是以离婚收场。

研究表明,结婚两年的夫妻的情感体验比他们新婚时要少一半,而结婚四年时的离婚率是最高的。这正如喜剧演员刘易斯曾说:“如果你正处在恋爱之中,那在你一生中最为绚丽多彩的时间也就只有两天半。”当幸福感到达顶点之后,就会快速地下降,然后冷却,最后到达冰点。

更糟糕的是,激情之爱的消退还会像药物成瘾一样产生戒断反应。戒烟、戒酒或者戒毒并不能让人回到初始的状态,而是会激发强烈的戒断反应:难受、抑郁、厌烦等。这样的“戒断反应”也会发生在激情之爱中——那些失恋的人、离异的人会吃惊地发现,虽然自己早已对另一方失去了强烈的爱恋,但是离开之后,却感到生活竟是如此空虚。他们仍过于关注那些已然不在的东西,而忽视他们仍然拥有的事物。


金庸在《书剑恩仇录》中借乾隆皇帝送陈家洛宝玉上的刻字,道出自己对感情的领悟:“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即过于执着的感情不会持续长久,过于突出的表现势必会受到屈辱;君子应该如玉一般地温润沉稳,含蓄坚毅,不张扬却自显价值。在这里,“情深不寿”所对应的爱就是激情之爱,而“温润如玉”则指的是伴侣之爱。

伴侣之爱正如人与人之间交往最后变成好朋友一样,开始是一点点、慢慢地接触,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爱,最后再从相爱到相随。随着接触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之间的感情也逐渐升温,一点一点增长;他们之间的价值观也逐渐融合,变成共有的价值观。

在现实生活中,常听到这样的传说:在一起多年的夫妻,不仅眉目表情神色相似,他们的长相也会越来越像,成为“夫妻脸”。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研究了1500多对夫妻的样貌的相似性。实验结果发现,这不是一个传说,而是事实。

心理学家解释道,“夫妻相”这一现象是因为夫妻双方生活在一起,共同的生活经历,如同时的哈哈大笑、共同的愤怒伤心,使得他们的面部肌肉也在做着同样的运动。日积月累,他们就会逐渐形成相似的面部曲线、皱纹等,因此长相会越来越相似。

更重要的是夫妻之间无意识的模仿。当两个人朝夕相处,会无意识地模仿对方的面部表情。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变色龙效应”,即我们会不自觉地去模仿别人。越是亲密的人,我们越容易也越愿意模仿。

其实不仅是长相,多年的夫妻因为类似的饮食,连肾脏功能、胆固醇指数及握力测试结果等生理指数也随着结婚年数的增长而越来越相似。于是,由心理到生理,再从生理又作用于心理,一个接一个循环,最后夫妻就越来越相似。

岁月就是一个雕刻师,把有着共同经历的夫妻雕刻得越发相似。有着伴侣之爱的夫妻,正如一对多年的好朋友,怎么会舍得分手呢?所以,用伴侣之爱经营婚姻的夫妻,离婚率远远低于那些用激情之爱来维系婚姻的夫妻。

04.离婚:有意识脱钩

但是,即使是基于伴侣之爱的婚姻,即使听从了来自父母的建议,也不能保证婚姻一定能走到最后。离婚也是婚姻的一个可能的结局,而且这种可能性正越变越大。

2014年,在经历一系列沟通、挣扎以及婚姻治疗师的咨询之后,格温妮丝•帕特洛和克里斯•马汀这对好莱坞明星夫妻宣布离婚。当帕特洛回顾这段经历时,她说:“在离婚中,我从我最不想要的东西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她所学到的,是可以不通过激烈的争吵和肢体的冲突来离婚,而是通过尊重的和爱的方式来告别。

这种方式被称为“有意识脱钩”。

离婚,在传统看来,是一个悲剧,是在两性关系中最不被期待的结果。所以,亲密关系的结束通常伴随着委屈、悲伤甚至愤怒的情绪:“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我把你当成生命的全部,可你为什么要忽视我、背叛我、离我而去?”于是,有的会选择报复,有的则不依不饶,可以做任何事来让伴侣重回身边。而轻松友好的分手通常是一件极度困难的事。

与传统的把亲密关系的解体简单地归因于“我们相处不好”或“我们就是不合拍”不同,有意识脱钩提供了一个更为理性的沟通空间,从而让伴侣之间通过对话、通过理解来分手。因此,有意识脱钩试图通过自我发现、相互理解来从情感的困境走出,把因为分手而导致的混乱生活重新组合起来,而不是把问题遗留到未来,甚至影响下一段亲密关系。


如何来有意识脱钩?这里共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释放感情。当准备结束一段亲密关系时,出现负面的情绪是正常的。所以首先需要做的,是抚平情绪,让内心回归平静,不要让负面的情绪来影响理性的思考。

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将负面情绪转化为改变的力量。例如,当一方意识到经常被忽视,经常需要放弃喜怒哀乐与兴趣来迁就另外一方时,这种不公平的委屈甚至愤怒可以用来改变自己寻找未来伴侣的标准,打破自己之前的择偶模式,例如基于外表而不是内在特质的择偶模式。这样,利用负面情绪的力量,将自己引导到积极的改变中,而不是自怨自艾。

此外,还可以借此去寻找婚姻对自己的真正意义:“我们在一起或者分手对我的意义是什么?”对意义的探索将有助于去寻找真正适合自我的婚姻,适合自己的伴侣。

第二步,重获平等。通常,对心理创伤的错误处理方式是对过去不愉快经历在心中的不断再现,而且这些反思通常是集中在对方的所作所为。于是,或彻夜不眠试图拼凑出谁对谁错,或为受到的伤害而悲伤哭泣,或为自己的行为而竭力辩护。这样的反思只会形成一个无解的恶性循环。

而打破这个循环则需要正视一个事实:即我也是当前困境的共同创造者——如果不是当初我对一些关系破裂信号的无意或有意忽视,如果不是我对自己深层需求压抑不愿或者不敢表达,如果不是我以沉默面对问题、希望问题能随时间而自然消失不见……当我们放弃了在亲密关系中的平等地位,当我们放弃了表达自己需求的权利,当我们以沉默取代沟通,那么亲密关系自然而然就可能面临解体。

所以,将自己视为困境共同创造者,其目的不是谴责自己或者让自己感到羞愧,而是换个视角去理解亲密关系破裂的根源:“是我对自己的需求没有信心因此担心被拒绝,还是为了证明我的爱有多么无私而放弃太多,付出太多?”由此,我们才可以在未来的亲密关系中弥补自己的不足而不是重蹈覆辙,我们才可以学会在未来的亲密关系中表达自己:“我会重视自己的需求,我会为我的期待进行沟通,我会设定边界。”

第三步,按下重启键。将过去的不愉快转化为经验教训和智慧,是一个原谅前任同时也是原谅自己的过程。只有把过去真的当成过去,因亲密关系破裂而导致的悲伤或愤怒才能真正平息下来,此时,我们才能够去拥抱有无限可能的未来,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注意,原谅不仅仅是口头的表达,更是行动的体现:让分手之后的幸福生活,不仅仅属于自己,也属于前任,让共赢成为可能。例如,在财产分割时,尽量公平而大度;在孩子抚养上,设定对所有相关人员都有公平的安排,构建健康的共同养育关系。甚至,还可以将这段结束仪式化,以此来庆祝即将到来的各自新生。无论这个仪式是写一封信还是赠送一件礼物,这都表示一种姿态:“这是我想给你的东西,让你永远记住我们曾经拥有的美好,忘记我们曾经遭遇的不幸,然后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为什么现在如此需要有意识脱钩?正如我们不知道婚姻的本质,误把婚姻当成激情之爱的巅峰,我们同样不知道当亲密关系不再亲密时,如何与它告别。来自身边的同事朋友、新闻媒体上的例子大都丑陋而且虐心,因此相当一部分人因为担心离婚会导致毁灭性的持久灾难结局而犹豫不决,错过本应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所以,要直面当下的困境,转换视角来了解自己和对方的意图与行为,以此来释放委屈、悲伤、愤怒和怨恨,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相处方式,从当下失败的亲密关系走向未来成功的亲密关系。

婚姻从一开始就不是爱的结晶。直到近代,我们才把婚姻和爱连接在一起。

满足高层次的需求虽然可以使人更加幸福并且更深入地触达到内心体验,但是,夫妻双方也必须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经营自己与伴侣的关系,因为洞悉彼此的价值观,并进行有效沟通的难度远超过维持家庭的温饱。所以,虽然人类对婚姻的期望随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逐步升级,但是要获得它的难度也在升级。

尽管难,但是我们仍然义无反顾:虽然离婚率在不断上升,但是离婚的人并没有对婚姻绝望——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会再婚。这是因为婚姻,如社会学家贝拉所言,已经成为“携手探索丰富多彩、纷繁复杂又激动人心的自我的一个过程”。

的确,随着婚姻的制度色彩逐渐减弱,我们更多地把它当成自我表达,实现个人价值的必经之路——“是你的存在,让我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从恋爱、婚姻、社会的角度阐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回答“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个问题,寻找生命的价值与文明的传承,摆脱亲密关系中的困境,探索新型亲密关系中的自我,才能明白我们为什么结婚的意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16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301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089评论 0 35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93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110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79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05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40评论 0 27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78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97评论 2 33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67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94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80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9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49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4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