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六月底,我和榉烨三下乡团队的成员们共同踏上了前往黄冈英山的支教旅途,从小时起,我就觉得当老师是一个非常神圣的事情,作为这回榉烨三下乡团队中的一员,我一直觉得我身上背负着极高的使命感,在我们尚未出发之前,我们团队就做足了充分的准备,我们早早的就将桌椅板凳借好,在阳光明媚的六月中旬进行义卖活动,然后又根据各团队成员的放假时间制定了一个合理的出行计划了为期15到20天的三下乡。
图为团队指导老师邓芳进行实地考察,指导团队教学系列工作并与部分志愿者合影留恋。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雷德智摄
我们这次的主题也不仅仅只是支教还带着乡村复兴,所以我一开始便抱着对这次活动极大的期待过去的。不过仅有心中的热忱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克服各种困难,虽然在我出发之前,我觉得我已经做了足够的心里准备,但是到达实地以后还是与我内心的构想有着较大的差别,首先我们这次居住的地方,因为处于偏远地区,所以蚊虫较多,而我本身也是一个非常惧怕虫子的人,虽然在炎炎夏日有着空调,但是那虫子威胁对于我来说不可小觑。在前几天支教活动尚未正式展开之前,我就已经被虫子折磨到难以入眠,不过好在后面购入了一些杀虫剂,将这个问题大大改善,不过,教学点距离我们实在是太过遥远,我们每天仅能有一半的人能坐上那个通往黄冈市英山县营坊村教学点的地方,上山的路很崎岖且遥远,连开车都要接近一个小时,到达山上的教学点以后我们发现没有电,只有一个水龙头,风扇空调之类的电器都没有。环境可以说是超乎我想象的恶劣。
我们经过短暂的协商,决定分为一二两队分队作业,一队主要负责上山支教,二队原打算有另一个支教点,在距离我们居住点不远处,但后因特殊情况取消了支教点,我这样二队成员被留在了山下。这其实远远背离了我刚开始来的初衷,因为我来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这些孩子的教学质量,我想和我的团队成员们一起携手共进,改变这些小孩子的思维,让这些小孩子爱上学习,让学习成为他们的能力。因为小时候我觉得无数的纪录片之中看到了特别多的孩童,因为山区的教学资源不足,导致的学习质量偏低,教学质量偏低,学习成绩不理想,所以我想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平等学习的机会。所以在经过一些沟通之后,二队成员获得了轮流上山接触小孩子的机会。
我们二队刚开始是计划在家自己做饭吃,但是考虑到比较费时间且,对整个活动的开展没有多少利处,所以后来统一在外进行进餐。这也算是遗憾之一,虽然做饭会让人感到非常劳累,但我觉得做饭也不失为是一种体验生活的方式。不过在决定外出吃饭之后,我们拥有了更多时间来规划各种活动和进行一些写稿。在中间几次上山的过程中,我与小孩子的接触中了解到,他们个别家庭中过着比较拮据的生活,有的小孩子是用小麦饼包着炒熟的小麦馅,做成馅饼当做午餐,那里的小孩子好学且乖巧,特别的听话也特别可爱,我与他们交谈中,自己也收获了特别多的快乐与满足,我第一次觉得当老师是一件令自己心灵得到升华的事情。在分别的那天,不少小孩虽然只有我见过廖廖几面,但是还是对我送上了离别的祝福,这令我非常的感动,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七月的离别不会是永久,我希望能在以后的日子里给他们得到重逢。(通讯员聂志翔)
图为榉烨三下乡团队全体成员与学生的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雷德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