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问题学生的态度,是班级文化的真正尺度

你的班级是否有一条班级文化标语呢?也就是一条班级共创的文化规则。如果没有,请现在开始立一条标语:快乐熊猫,破竹向上。石榴籽,籽籽相拥。相亲相爱一家人。结合自己班级特色打造标语。

为什么要建班级标语呢?

因为问题学生,麻烦学生越来越多,一条标语可以让我们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学生本身,当我们把麻烦学生视为麻烦时,问题几乎得不到解决。你何时看到一所监狱,真正地解决了犯人改造问题?问题学生究竟是一个麻烦,还是他们正在被麻烦纠缠?这是一个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看待问题的视角,与学生站在一起,共同面对问题,而不是把学生放在对立面。就像一个病人,疾病并不是他,而是他不幸沾染上了问题,医生的目的是解决疾病,不是解决这个不幸的人,一个学生行为上的问题,甚至道德上的问题,以及认知上的问题,与身体上的问题并没有本质区别,都需要有人帮助加以克服的。

作为一名老师该如何调控情绪?

老师也是人,都受制于人性的某些特点,所以,未经专业训练的情况下,反应模式总是本能的。人类的特点,是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总是在两个层面同时进行的,态度层面和理智层面,态度层面受情绪脑控制,与情绪、态度、价值观、意义高度相关;理智层面受理智脑控制,与认知高度相关,一旦一个学生喜欢一个老师,就更容易接受这个老师的观点,反之,若反感,不加思考的情况下否定老师的观点,将自己原来的错误观点合理化。一旦老师讨厌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就变得困难了。因为问题学生首先接受到的是对自己作为一个人进行否定的信息。既然这样,那就一定是“敌军”战斗就是唯一的选择。

问题学生是班级文化的试金石,班级文化不是写在墙上的,而是写入行动的。它传达的意思是,无论你犯了多大的错误,我们始终关心你,相信你,帮助你。这样的文化,才为解决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也是文化的意义所在。

一旦问题学生感受到了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善意和关爱,那么,解决问题的难度就大大减轻了。

如何解决?

首先做好关系建设,包括改变全班同学对待问题学生的态度,并将老师和班级的善意持续不断地传递给问题学生,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全班避开问题学生召开一次准备充分的班会,讨论三个问题

1、这个同学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困扰?

2、我们怎么看待这位同学和这些困扰?

3、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行动来改变现状?

关键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发言,切记“统一思想”要做一次文化上的梳理,永远要允许每一位学生保留他的看法,直到他主动改变。

老师一定要亮明自己的态度并解释。为什么我们要真诚地帮助他?因为是通过班级文化共同承诺过的,我们是一家人,相互友爱。今天孤立他,明天你犯了错误,我们也孤立你,你心里是什么感受?班级文化的价值何在?就在此时此刻,我们要像危难中的朋友一样,肩并肩。

与全班同学达成共识:

1、我们友善对待,不歧视,不孤立

2、我们可以提醒,并自我做好控制,不被他人影响。

3、在需要的时候,随时愿意提供帮助。

与问题学生达成:

1、重视建立关系,表达关心。

2、树立底线,尽量确保他不突破底线或少突破底线,在突破底线时及时干预,包括惩戒并说明原因。

3、高频次积极反馈,帮助获得成就感。

4、阶段性小庆典,巩固进步成果。

问题学生不是任由放之,解决了,班级管理就顺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