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还在上中班的时候,经常对我说:“妈妈,大班的老师可严了。”
“谁说的呀?”
“小朋友说的。”
“现在呢?杜老师严吗?”
“严。”
“那你还怕吗?”
“不害怕。”
“如果做错了,用不用改正?”
“当然的改呀!”
“哦,那应不应该严点?”
“应该”。孩子点点头笑着说。
孩子熟悉了中班的环境,并且和老师也很熟。当她看到大班的老师很严肃的样子,课堂上教很多东西时,孩子们就觉得害怕和紧张。所以经常会向我提起“大班的老师很严”。可见心里暗示对孩子影响不小,孩子又无法疏导,只能默默的说出。中班结束后的假期里,我感觉到她心里的负担。于是,我想法引导她,缓解她的紧张情绪并改变她心里的想法。面对新环境的发怵,以及从别人那听来的不靠谱的话。
仔细想想,此时所处的环境也是快乐并痛苦着,痛苦的成分里包含着对人性的约束,规则无处不在,有人的地方就有规则的存在,规则也是对人的一种保护。面对威严的规矩,人心里总是惧怕的。可是,奇怪的是,身在这个环境中,也不觉得有多可怕。日子照样继续着,并且每天充满挑战和快乐,也觉津津有味。
人往往是从别人那听来的消息,就会不假思索的相信,无形中深刻的影响着自己,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跟着那些想法早就偏离了自己起初的方向,这是多么可怕。
孩子的世界逼真的折射出成人的想法。
一位朋友所住的地方,进行城中村改造,两年来搬了好几次家。每次搬家都很发愁,发愁找房子,发愁整理东西,发愁搬。“道路拥挤,不方便;房子那么高不习惯;买东西也不方便;什么都和原来的不一样,真是麻烦。”
“麻烦”二字足以说明了整个人面对变化的心理状态。愁的是不愿意接触另一种环境,对“变化”存抵触心理。习惯了安逸,习惯了住在原来的地方,唯一不习惯的就是“改变”。可一成不变的生活状态又觉得无趣单调,不愿改变自己的生命状态无论环境怎样也感觉是不好受的。
几十年前的下岗潮,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积极应对,顺势而为,调整当下另寻出路;有很多人感觉被逼无奈,不得不承受;也有不少人是活不下去的,死的也不少。面对突变的环境,我们存有什么样的心态,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只是在平时人还可以无视,心理逃避这种潜在的危机,不愿意去想,更不愿意去面对。
一些明智的人是在环境好的时候,就计划下一个阶段的方向,在好的时候明智的止住,就避过了后期的巨大的风险。一般人的想法是看见别人做什么好,在好的时候跟风,任何事物的规律都是好到顶峰,必要走下坡路。盲目跟进去了,就开始下滑,即便是在下滑阶段也是不愿意改变的,总想着会不会有好转,仍存在侥幸心理。前些年房地产业鼎盛的时候,有人止住,有人进去,后来多数人载入其中,把之前的全搭进去也无法顺利退出这场革命性的商业游戏。
无论环境变化与否,只有变化的心态才是人还在成长的核心。
一个行业也是如此,多了不说,前几年的火热行业,到现在已经奄奄一息的也不在少数。人们都懂“花无百日红”的道理,可轮到自己身上就很难接受,难受、抱怨,自己的那片天快塌下来了。
没办法,世界与环境总是变化无常的。只有善于学习勇于变化不断学习的人才能站立得住。保守自己的,所在乎的东西可能瞬时间就会一文不值。只有自己内在不断成长和变化,就不会惧怕环境,不会在风雨来临时那么狼狈不堪。
换个地方睡不着觉了;吃不惯别人做的饭;我平时这样做文档,不喜欢那样做等等无处不在的变化,反映了一个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保持自己的心意更新而变化,不断学习保持生命持续增长,就不会被环境牵着走。面对不适应,保持旺盛的精力充满信心去努力适应,相信坚韧不屈的试错,总会攻克自己的心理,越挫越勇。感觉累,总想逃避,久而久之,就是一种弱势或保守的心理阴影笼罩着,突破不了的怪圈。
活着,每一天都充满变化,生命不单调,人生有意义。愿我们从小事上开始调整自己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