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工作家庭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难题其实都穿戴着“负面情绪”的盔甲,当把这层盔甲卸掉,就会发现问题其实并没有那么严重,问题其实有多种解决方案,问题很可能已经迎刃而解。比如在投资时追涨杀跌其实是因为恐慌、焦虑;在工作中拖延,效率低下很可能是存在畏难情绪;当面对孩子无理取闹时,要先关注孩的情绪,才能找到突破口;在与他人沟通不畅时,往往是因为情绪问题没有处理好,导致双方偏离了问题的核心,越谈越远。
- 情绪是什么
情绪是内心的感受经由身体表现的状态,它是我们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一个正常人都会有情绪,情绪本身不是问题,情绪反而是发现问题的钥匙。 - 情绪的种类
情绪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通常来说愉快、开心,高兴,兴奋这些情绪让我们感到积极有力量充满希望,是正面情绪。而焦虑、愤怒、恼火、恐惧、悲伤、内疚、嫉妒等则是非理性的负面情绪。 - 如何管理情绪
正面情绪当然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而负面情绪如果管理不当则会让情绪失控,对自己和他人产生不良影响,对生活、工作和家庭极具破坏力和杀伤力。
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之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认为,导致不良情绪的不是外部刺激本身,而是你应对刺激的“思维方式”,正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每个人都有在刺激和回应之间进行选择的权利,如果对于外界刺激选择了错误的思维方式,那么就会导致不良情绪蔓延发展。所以要想管理好情绪,就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对刺激的思维定式,要在反应前增加理性思考,阻断不合理的条件反射。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如果你正坐在公园的长凳上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和美妙的音乐,这时候一个人突然跑过来朝你脸上泼了一瓶水,你一定会怒不可遏,大概率还会脱口而骂,而如果你知道他是一个刚从精神病院出来的,可能就不会那么愤怒,没准还会有点隐隐的发怵,所以对刺激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的回应。 - 情绪的“钟摆效应”
情绪是有着“钟摆效应”的,负面情绪减少,正面情绪也会减少,即情绪的波动幅度会减少,继而变得“感觉麻木”。所以不要急于摆脱负面情绪,强制减少负面情绪是不可取的,应该学会探索负面情绪背后的正面价值,比如愤怒是给我们力量去改变一个不能接受的情况;焦虑是指引我们要聚焦,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悲伤是从失去里取得力量,使我们更加珍惜已经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