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谈话
小时候说起红楼梦,那就是淫书,满纸荒唐言(请允许我这样借用)。
先讲一个很好笑的故事。我记得我十多岁的时候,担心自己不能怀孕。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怀孕,听另外一个小女孩讲,女人夹肢窝的腋毛多的话,就容易怀孕。我的毛发一直很淡,我为这件事情茶饭不思。一天,我鼓足勇气问我母亲:“我是不容易怀孕的人吗?”我母亲大笑起来,“你说啥?你才多大呀?你怎么想这些问题呢?”她一边问一边笑得喘气。这个故事成了我们小区里的笑话。
我母亲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就试着从书里去发现。
我的父亲和母亲都不擅长交流。我现在看来,他们自己也没有搞明白两性关系,更无从谈论教育下一代。我自己好奇,以为可以从红楼梦这本书里去找到自己想要偷窥的性。
小小年纪,根本读不懂红楼梦。书被我翻完了,没有看见性的描写,原来是看不懂。
现在已过不惑之年,重又翻出红楼梦。各年龄段从红楼中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我们都在找自己想要的东西。我看到了我一直心向往之的文学。
说红楼梦是一部淫书,真不算过。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宝玉在可卿房间午睡,梦见警幻仙姑授云雨之事。宝玉和可卿一番云雨,醒来,遗精。袭人伸手与他系裤袋时,不觉伸手至大腿处,只觉冰凉一片沾湿。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儿子,我从未和他讲过性启蒙。他读小学的时候,我告诉他,你的身体是自己的,不能任意让别人摸。他很认真的答应。初中的时候,老师教生理卫生,回家要求家长抽孩子背书。我故作平静的抽孩子背那些我自己平常也难以启齿的名词。孩子见我面无表情,也觉得这些词很正常,他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好奇。现在想来,他是充满了好奇,而装作平静而已,和他妈妈一样。
到了高中的时候,孩子的房间经常很多用过的纸张。偶尔会去看到被子上的渍印。心里暗自揣测,难道是遗精。我很想给他讲讲这个事情,可是我放下了。直到现在也没有讲过。我也跟他父亲提起过,希望他去给他讲这个事情。他更不知如何讲起。
我们都以为这是人之本能,可以无师自通。孩子还是和我们一样,就这样就过来了。
我们总觉得他和我们待在一块儿,才是正常的。他要在我们面前晃来晃去,才是正常的。他一个人在房间,深夜不睡觉。我就猜疑他在房间里弄一些没有名堂的事情,心里暗指是性。
我们从小生活在儒家思想里,行为做派,说话表达方式都是以儒家思想出发的。羞于谈性。谈性色变。作为父母亲,我们自己也没有办法弄明白自己。更不知怎样去告诉孩子和引导孩子。
红楼梦这本书,放在现在看,也是很大胆的。
宝玉道:“一言难尽。”说着便把梦中之事细说与袭人听了。说至警幻仙姑所授云雨之情,羞得袭人掩面伏身而笑。宝玉亦素喜袭人柔美娇俏,遂强与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
这和我们生活中是一样的。特别是青少年时期,你幻想的性对象和真实的性对象,往往不是一个人。这也为大量的文学或电影电视作品提供的丰富,而源源不断的原材料。我们平常难得谈性,在酒余饭后,谈的眉飞色舞的,往往也与情色有关。那些隐喻的明喻的,暗指性行为的笑话,才会满天飞。
那个少年不怀春,我的儿子也长大了。
我们对于性教育的缺失,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还有我们的下一代。
红楼梦中描写少年同性之间的描写很多处。
第九回,起嫌疑顽童闹学堂。“香、玉二人心中,也一般的留情与宝、秦。因此四人心中虽有情谊,只未发迹。每日一入学中,四处各坐,却八目勾留,或设言托意,或咏桑寓柳,遥以心照,却外面自为避人眼目。”
这男孩子之间的情愫和男孩女孩之间毫无差别。就现在的文学,确实很少看到这么明目张胆的描写同性间的暧昧。
男孩子的叛逆期很折磨人,我不仅担心儿子的学业,还担心儿子的性取向。他特别喜欢嘻哈音乐。从初中时就开始喜欢,他的着装偏潮范儿。我认为他不是一个正常的学生。我打扫房间的时候,在抽屉里发现了一封儿子同学写的情书,注意,是一个男同学写的,落款是你的爱。我瞬间崩溃,吓得半死。这封信我仔细阅读了几遍,还是不清楚主要内容。我的脑袋里全都是“性取向有问题,性取向有问题。”
前几天,我的一位女同学发了我读书时给她的文字,那简直就是爱的表白。我们都有过这种同性之间的腻味,闺蜜间的秘密,这种感情,也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思念。
那时候,我们思想没有同性之爱,一段时间过后,爱情会排山倒海而来。这些同性之爱就忘记了。
现在,很多时候,会看到同性之间的爱恋。
我有一朋友的女儿,十多岁的时候,一副假小子的打扮,我逗她,你让弟弟叫你哥哥还是姐姐呢?那女孩很大气的说,都可以。这女孩长大了,在父母的教导下,尝试过异性恋,但总是以失败告终。我听说,她和她的女朋友住在一块儿。
很多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不知痛。文学作品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红楼梦里这些章节,真实。人性几百年来,没有变化,只有更清楚的认识了自己。明了自己想要,并且去做自己。
在公共场合,我还是不习惯看见同性之爱。我的思想仍然很狭隘,但我更加包容,更加宽容。
从红楼梦里看见的性,没有看见真正意义上的两情相悦,为爱而性。至少是从正面的观点中是没有爱。
红楼梦书写真实的人生,我们现在写文的时候,往往故作高雅,三观绝对正确。现在这么多穿越剧,架空时代的电影电视剧,都是靠情节取胜。红楼梦里,仔细阅读也就是一些家长里短,但对人性够狠,够大胆。
人性,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自身,我们不去判断人性的好和坏,我们去发现它的真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