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孩子开家长会,也有幸作为家长代表发言,开家长会前画了张思维导图,把我的想法罗列出来,拿着“这张纸”开启了我的家长会发言。
一、养习惯——每个阶段习惯不同
刚上高一孩子回家很轻松,说说晚自习干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可见晚自习的习惯不错,知道干什么,这个习惯非常好。但我不满意的是回家啥也不干,早早入睡,总说自己睡不够,我也不便再说什么,俨然没有了初四的紧张,这和老师说的“高一要比初四还紧张”不一样呀,我开始着急。
直到第一次月考结束,她自己开始意识到课上认真听并不一定考试成绩好,意识到高中和初中的不同,这个时候我开始介入给她建议:晚上时间要利用起来。于是开始利用晚上时间看看B站上的大师课,背背单词,我也让她开始制定计划,不能只聚焦于每周每天学习哪门功课,而是应该有个长远的规划,比如寒假是否可以背完高中课内的单词……慢慢的我发现孩子晚上回家后很充实了,也慢慢养成了习惯,我就不操心了,只是熬到孩子回家,和她聊几句,看看她今天的状态,然后我就倒头大睡了。
二、合理规划时间
随着学科内容的增多和难度的提高,不会的地方开始越来越多,她又开始迷茫:每天晚上我到底该复习?还是该预习?她感觉每天需要补的东西太多了……,这个时候我又开始介入,我开始和她探讨时间规划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效率,我也从小红书、抖音等地方给她找了一些如何规划时间、如何碎片化利用时间的问题,根据这些建议我俩探讨时间的规划,比如每天的背单词放在了中午10分钟解决,比如笔记的整理不再过多花费晚自习时间等等。早晨开车来的这十分钟里,她觉得是练习听力的好时间,于是我们的车上就开始播放听力,总之时间的合理规划我们也是在不断调整中。
三、手机
我对手机抓的比较严,因为很多孩子都因为手机而改变,或者和家长为了手机而争吵。我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家发生,当然我也是在不断的换地方藏手机,有时自己也不知道藏哪里了。我们约定上学期间一律不允许看手机,也直接和同学们说好,平时不要联系我,有事周末联系。周末晚上才把手机给她,让她自己支配。但我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也让她意识到手机是把双刃剑,你在游戏上多停留一秒,大数据就会推送给你许多游戏的东西,但你如果在所学的知识上停留,那么相应的带来的也是取之不竭的更高级的知识。
平时晚上孩子搜索资料、看网课等等都是用学习机来进行,那上面除了学习的APP什么也没有,用起来也比较放心。
四、我的教育(育儿)理念——会学、会玩、会方法
我希望孩子能够保持对于学习的好奇心,只要保持对知识的热爱,愿意学,那就不需要我太多干预。面对全新的高中之旅,知识方面我已经帮不上忙了,在学习上会有很多困惑,我就和她一起寻找学习的方法,我给孩子说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各门学科的学习方法,但我们只要在寻找的路上,那么总有一天一定会从量变到质变的。
关于“会玩”,我希望孩子的高中生活是多彩的,而不仅仅只有学习,所以运动会、画画、学生会竞选等我都鼓励她参与,给自己的高中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通过活动让自己阳光、自信,健全人格。当然我也希望通过这些活动锻炼她自己去规划时间、规划精力的能力,因为随着慢慢长大,将来的决定、未来的规划也都需要她自己出主意,我们也只是建议而已了。
最后想说的就是我们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听无数人说到过高中一次次的考试打击,会把这群之前各个学校的佼佼者们给逐渐打败,慢慢的对学习、自己失去自信。我希望孩子当遇到挫折时、成绩不好时,想一想有什么大不了的,下次重来就好了,现在再去做初中的题都觉得so easy了,这点难题算什么,努力把它们拿下就是了。自己跟自己比就好,我们应该树立长远的目标,这一次小小的考试算什么,我们最终要面对的是高考,厚积薄发才会让自己走得更远。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