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答案之书》的词句是“迷失的世界”。The Lost World。最早看到这个词是迈克尔克莱顿的科幻小说——著名的《侏罗纪公园》续集。现在的这个世界是不是迷失的世界?也是,也不是。
在这个物质极其丰富的时代,只要付出最小的努力,基本可以保证不会饿死。这样的目标不算迷失,而且很清晰,就是活着,维持基本的生存需求,比塞伦盖蒂大草原上的角马、羚羊要安全得多。
对于有清晰目标(先不说是否实际)的人来说,他们会咬牙坚持,不管成功失败,对于他们来说,也不会是迷失的世界。
剩下的就是一些跟我差不多的,没有目标,或者目标不明确,动不动就放弃的,这真是一个迷失的世界。
《自信的陷阱》说,人类的负面情绪根本上是恐惧,自信是战逃反应的积极的应对形式,按照我的理解,迷失或者迷茫就是战逃反应的一种不稳定的应对形式,之所以说不稳定,是因为迷失的情绪是由于个体对战逃反应的解读不断在正面和负面解读之间摇摆,因此产生了无法进行选择的犹疑。
路斯哈里斯开出的药方是,首先要用更加正面的词汇来解读恐惧的状态,比如兴奋、激动,负面情绪是大脑对恐惧的反应,大脑就像网里的鱼,越挣扎被束缚得越紧,直至精疲力尽,向恐惧屈服。要挣脱渔网,首先要对恐惧情绪解离:看清情绪,给它命名,使它失效。
接下来要让头脑中的各种念头秩序化,要顶住压力,保持专注。作者推荐了一 个技巧——正念呼吸:在一定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保持这个状态。关于正念,过两天再找本合适的书来读,可能是《十分钟冥想》吧。
解离和正念呼吸都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感受到效果。第三个建议是有效行动。把目标拆解成具体的小目标,然后每一次全神贯注地解决一个小目标,然后再转向下一个小目标。形成价值观这样一个抽象的目标会让人感觉无法掌控,拆解成小目标就会有真实的控制感,让自己能够立刻行动,完成小目标会产生成就感,形成正向反馈。
有效行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全心投入,不要分心想无关的事。一旦又陷入情绪的纠结中,就可以运用前两个建议:解离和正念呼吸。反过来,当需要解离和正念呼吸时,也要全心全力,保持专注,一点点累积和提高,但是要行动。因此,三个建议可以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的体系。其实在解离的过程中包含了一个重要的能力:元认知,看清情绪的过程就是元认知作用的过程。正念的练习又可以提高观情绪的能力。这是三个建议内生的一个正反馈循环。
《说理》(1.9-1.11)
因事言道的常见表现方式是叙述一件事,然后说一个道理,甚至一个故事就是为了讲道理。典型体裁是寓言。这样的形式中叙述和说理比较分明。有时,在说了事情之后,道理一定要讲,不讲,别人不知道。还有些情况,事说完了,道理很明显,再说就是画蛇添足了。维特根斯坦说,对于那些说不清的事,一定要保持缄默。同样,对于那些不用说的道理,缄默也是好的。
有些时候,叙事和说理在两可之间,很难区分:“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对于有些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的人来说,拈花微笑,张嘴伸舌,就知道道理之所在。
默会,是从行事、器物、叙事中默会,只有会叙事、会制作器物,有传统的生物中,才有默会,才能说理。
道理是怎么得出来的,只能说,在特定的环境下得出。当不同的人处在同一环境下的时候,很大可能会得出同样的道理
解释道理,就要拿出对方无需解释就可以听懂的东西,同时让对方知道解释的道理与无需解释的东西之间有想通之处。如果无论如何解释对方都听不懂,很有可能是他的心智还没有达到懂得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