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思考与讨论
今天我们会继续阅读关于“重复”这个步骤的一些重要的观念和方法。
先想一想:
你有试过重新启动曾经中止的计划吗?像读书、瘦身或是学习英语方面的计划?
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吗?你会因为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遭遇了一次小挫折就感到沮丧和自责吗?
阅读到目前为止,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说的哪一个方法?
№27 珍惜重来的机会
我们总是会下很多决心,尤其是在新年的时候,都非常喜欢总结过去,感叹虚度的光阴,并且给自己来个新年计划,如一年看多少本书,写多少文字,瘦多少斤,跑多少公里,养成什么习惯之类的,这都是很常见的。但其实,我们常因为某些原因而中断计划,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放弃了。这些没有完成的计划,会被存到脑袋里的数据库中。而有一天,因为偶然的契机或是灵感,你就会再次启动这个计划,并下定要成功的决心。比如有一天,和老朋友相遇后,发现他也有和你一样的写作计划,而不同之处在于他落实到行动上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还有人开始约他稿子了。你又歆羡又惭愧,于是便也想重启计划了。
这时候就要珍惜重来的机会,关键点是马上行动,不要再说“有空再说吧”“再等等看吧”这样暧昧的话,如果你这样想了,这个计划一辈子也不会被启动。笔者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国产儿童电影——《下次开船港游记》。这个电影画风清奇,中西结合,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中的主人公唐小西是个重度拖延症患者,干什么都爱说“下次”。他在进入到“下次开船”港这个地方后,发现船也是下次开,商店也是下次开,一切都是静止的,最关键的是他无法救出被囚禁其中的可怜的布娃娃,也无法离开“下次开船”港。最后在他找到“时间哥哥”后,才把这个死港复活。这虽然是个童话,但其中对于拖延症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的描述还是非常到位的。所以想要重新挑战的话,就请马上开始吧。
同时,小仓先生还认为重来的事70分就好。人在失败后能重新振作,再次尝试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了。这时候应该给予鼓励,所以把标准降到70分是比较合适的。这样做是希望自己不要过于执着眼前的困境,从而因为挫败感而放弃。这也是对重来机会的保护和珍惜。
虽然计划可以被“冷冻”很久,但是只要能完成,你所能收获的喜悦并不会变少,反而会由于过程的艰辛让果实更甜蜜。所以要珍惜重来的机会,马上行动,也不要对自己太苛刻。№28 不完美也要喝彩
小仓先生现在固定的习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
晚上11点睡,早上5点起。
晨跑。(7到10公里)
每天写5页书。
每周与三位下属进行1小时的单独面谈。
在与客户见面的第二天寄出感谢卡。
每晚睡前读半小时书。
尽管如此,作者也不是天天都能做到所有这些习惯,一周总有一两天无法做到。大家可能会说:这也能叫作习惯?但是小仓先生是这样认为的,从一年来看,能坚持的时间达到了四分之三,也就是成功做到这些事项的日子高达四分之三。换句话说,在一周有一两次失败的情况下,作者没有自责消沉,而是继续重新出发,再次尝试,所以在一年中也累积了很多的能量,作者才会获得今天的成就。所以,小仓先生认为应该为自己这样不完美的坚持鼓掌。
想要不怕失败以及不断重新尝试,需要有一种观念,即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有的读者可能会有追求完美的心理,把犯错和不能坚持看得很重,这可能会导致失败后的放弃和不作为。但小仓先生认为,这时候应该敞开心胸,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可以重新尝试、重新开始,而不是陷在自责的深渊里无法自拔。
没有人是完美的,人都有弱点,也有优点。比如,一个好的电视剧对于人物的刻画,就不应该是单一的高大全,或是完全否定的。不完美的人才是符合人性的、真实的。举个例子,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的马汉山这个角色就非常有意思。虽然,作为北平民食调配委员会的副主任,他贪污腐败,搜刮民脂,犯下了很多的过错。可是他又没有坏透,他也会有豪气干云地和方孟敖一起截粮食的时候,也会把自己存的金条留给崔中石的遗孀和孩子。文学家安伯托·艾柯曾说:“人类是一半天才,一半愚昧的造物。”正是弱点和优点交织,一同谱写了我们的人生。有时候我们想做好一件事,但总是少了一点坚持、毅力,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豁达一点,理解自己的不完美后,重新出发。如果总是因为挫折而不断批评和否定自己,会很容易原地踏步,对目标也没有什么正面帮助。同时,失败正是学习的机会,从这个角度看就能适时地原谅自己。
有句话叫“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但是有时候可以对自己也宽容一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前进。
小仓先生说:“只有对自己宽容,才懂得怎样包容他人。只有接纳了自己内心的阴影,才能驱赶黑暗,拥抱光明。”№29 别犹豫,做就对了
这张卡片是今天也是本书的最后一张阅读内容了。
作者认识一位年轻的商业咨询顾问,吉山勇树先生。他也出版了很多关于“工作分配与安排”的畅销书,是位工作达人,曾和小仓先生合作写书。有一天,小仓先生问他:“吉山先生,我个人觉得你是全日本最会安排时间的人了。但是我猜想,你也有因为太忙而没办法写书的时候,所以很诚恳地问你,这时候你会怎么办?”吉山先生的回答在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他说:“如果这样,也只有尽力了。我认为,无论如何,做,就对了!”
是啊,无论如何,总有技巧和方法不能用上的情况出现,这时候,只有靠意志力和行动来解决了,做,就对了!这是非常简单却又朴素的道理,但所能发挥的作用却并不简单。一方面要掌握做事的方法,一方面要有坚韧积极的心志,两者互相辅助,才会收获成功。而对于意志力薄弱的普通人,就可以用实际行动来改变心志。所以别犹豫,去做就好了。
最后再送大家一碗很好喝的鸡汤。
小仓先生很喜欢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弗洛姆的《爱的艺术》这本书,而小仓先生认为这本书的中心就是:爱的意义在于付出,爱是人生命中一种积极主动的力量,付出爱正是自己生命力的表现。尽管现在很多人一说到爱,就想到爱情,但其实弗洛姆想要传递的是:对身边每一个人,都要珍之重之,并没有特别针对男女之情。因为如果一个人只是希求安逸享乐,不积极付出,不思考如何努力让自己和珍视的人过得更好的话,就很难收获爱和幸福。
在工作上也是一样的道理。懂得在工作中积极付出的人,也会收获快乐。这话不是替各位老板说的,而是替各位读者自己说的,如同过去念书不是为老师念的,现在的工作也不是为老板做的,而是为自己做的。如果觉得工作枯燥的话,不妨换个角度,尝试着去爱你的工作,尽心地为工作付出,相信这样你会找到乐趣。《读库》的主编张立宪说过:“没有智力、体力活动和信息流动,不创造价值,人的肉体和灵魂会迅速荒芜废弃。”所以,在工作中不断付出的过程,也是在不断收获的过程。
千言万语,做事的常识,做出成绩的方法就是:在每一件小事中做好开始、坚持和重复三个步骤,并建立良好的习惯和正面的心态,从而收获自信和成就感,最终通向自我实现和成功之路。№30 今日总结
关键词:
重来的机会,70分,不完美,行动
要点:
我们常因为某些原因而中断计划,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放弃了。这些没有完成的计划,会被存到脑袋里的数据库中。而有一天,因为偶然的契机或是灵感,你就会再次启动这个计划,并下定要成功的决心。
这时候就要珍惜重来的机会,而关键点是马上行动,不要再说“有空再说吧”“再等等看吧”这样暧昧的话,如果你这样想了,这个计划一辈子也不会被启动。
重来的事70分就好。人在失败后能重新振作,再次尝试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了。这时候应该给予鼓励,所以把标准降到70分是比较合适的。
想要不怕失败以及不断重新尝试,需要有一种观念,即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没有人是完美的,人都有弱点,也有优点。
只有对自己宽容,才懂得怎样包容他人。只有接纳了自己内心的阴影,才能驱赶黑暗,拥抱光明。
无论如何,总有技巧和方法不能用上的情况出现,这时候,只有靠意志力和行动来解决了,做,就对了!
《爱的艺术》作者、著名哲学家弗洛姆想要传递的是:对身边每一个人,都要珍之重之。因为如果一个人只是希求安逸享乐,不积极付出,不思考如何努力让自己和珍视的人过得更好的话,就很难收获爱和幸福。同样地,懂得在工作中积极付出的人,也会收获快乐。
思考与讨论:
本书的阅读内容到此全部结束了,不晓得各位读者有没有自己的一些收获呢?但是笔者确实开始实行小仓先生的一些方法了。
例如,笔者最近重启了以前被搁置的早起计划,虽然也不总是能起得来,但是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对自己那么苛刻,把一次懒觉就作为失败的标志,或是宣告自己的无能了。小仓先生给我最大的启发就在于此处,失败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只要能重新尝试,日积月累,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大家有没有在自己的本子上记下有用的方法呢?不过就像小仓先生说的,做,就对了,无论你有没有写下来,只要开始实践,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