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后夜分悎寤瑜伽。

图片发自简书App

巳三、至夜後分速悎悟等(分三科) 午一、徵

【云何至夜後分速疾覺寤,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這是第三科「至夜後分速悎悟等」,又分三科,第一科「徵」。

  「云何至夜後分速疾覺寤」?就是怎麼叫做到夜的後分要迅速地悎寤,要醒過來,不要懶在那裡。「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醒過來做什麼呢?就是經行和晏坐。經行、晏坐是做什麼呢?就是從順障法淨修其心,這樣意思。這是徵。

  下面第二科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解釋這個「夜後分」。

午二、釋(分二科) 未一、夜後分

【夜後分者:謂夜四分中過後一分名夜後分。】

  這個夜一共是分四分,四分裡面,「過後一分」,就是到了最後一分,前三分已經過去了,到了最後一分,這叫做「夜後分」。

未二、速悎寤(分二科) 申一、明方便

【彼由如是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而臥。於夜中分、夜四分中過於一分,正習睡眠,令於起時,身有堪能應時而起。非為上品惛沈睡眠纏所制伏,令將起時闇鈍薄弱懶惰懈怠。】

  這是第二科「速悎寤」,分二科,第一科「明方便」。這個「速悎寤」,到時候就能很快地能醒覺過來,要有什麼方法呢?叫做「方便」。

  「彼由如是」,那個修行人,由於「如是住光明想」,他這樣子在開始睡眠的時候,他心裡面安住在光明想裡面。「正念正知」,安住在光明想是一個方法,又有正念的方法,又有正知,又有思惟起想,這一共是四個方法。「巧便而臥」,「巧便」就是智慧,這是一種智慧的睡眠的方法。

  「於夜中分」,就是在夜的中分,夜一共是四分。夜的初分過去以後,中間的二分,叫作「中分」。「夜四分中過於一分,正習睡眠」,在四分裡面,「過於一分」,就是過去了第一分,在中間的二分的時候「正習睡眠」,正式就是睡眠休息了。「令於起時,身有堪能應時而起」,因為你初開始睡眠的時候住光明想,又有正念、正知、思惟起想,所以使令你起的時候,醒過來的時候,從床上起來的時候,「身有堪能」,醒過來以後,你的體力有能力去修止觀,有這種能力。這個「有堪能」還有一個意思,「應時而起」,就在這個時候就能起來,這叫做「有堪能」。由於住光明想,乃至思惟起想,就有這樣的能力,到時候就起來了。

  「非為上品惛沈睡眠纏所制伏」,這個人他的睡眠,不是那個上品的惛沈睡眠。這裏的惛沈和睡眠有同等的意思。本來說是你靜坐的時候,你不想睡覺你是想要修止觀的,但是這時候心裏面什麼不知道了,這時候叫「惛沈」。「睡眠」是臥下來,你有意的要休息,這時候什麼也不知道了那麼叫「睡眠」。可是這裏用的是同等的意思。「惛沈睡眠」是一種煩惱,所以叫做「纏」。這個「上品」的睡眠的煩惱所制伏,就是睡的非常的重。「所制伏」,為這個上品的煩惱睡眠制伏了,你心裏面不能自主了。現在是「非為」上品惛沈睡眠纏所制伏。

  上品的睡眠有什麼現象呢?是「令將起時、闇鈍薄弱懶惰懈怠」。這個上品的睡眠制伏了你的時候,你睡醒了的時候還是「闇鈍」,就好像還沒睡醒似的叫「闇鈍」。「薄弱」就是沒有力量,沒有力量去修止觀。這個時候心裏面還是「懶惰懈怠」,還想睡,這是「上品」睡眠醒來的時候的現象。現在是「非為」「上品惛沈睡眠纏所制伏令將起時闇鈍薄弱懶惰懈怠」,沒有這個事情。這個原因,就是因為你睡覺的時候,開始的時候有光明想,乃至思惟起想,巧便而臥。所以會有這個作用。

  這是「明方便」,下面第二科「顯堪能」。

申二、顯堪能

【由無如是闇鈍薄弱懶惰懈怠。暫作意時,無有艱難速疾能起。】

  「由無如是闇鈍薄弱懶惰懈怠」,由於這位修行人,他能聽從、尊從了佛陀的悎寤瑜伽的方法,所以他的睡眠沒有這個「闇鈍、薄弱、懶惰、懈怠」的這種情形。「暫作意時,無有艱難速疾能起」,心裏面一開始很短少的,心裏面想起來,這個時候就是沒有困難很快地就起來了。若是睡眠特別重,你想起來還起不來,就是有這些問題了。

《披尋記》八三八頁:

《闇鈍薄弱懶惰懈怠者:心不明利,是名闇鈍。心不堅猛,是名薄弱。執取睡眠為樂、偃臥為樂、脅臥為樂,是名懶惰。性不翹勤不具起發,是名懈怠。》

  「闇鈍薄弱懶惰懈怠者:心不明利」就叫做「闇鈍」。心不堅猛就叫做「薄弱」。執取睡眠為樂,睡一會感覺到很香,所以叫做「樂」。「偃臥為樂」,仰著臥在那裏感覺到快樂,「脅臥」也是「為樂」,是名「懶惰」。「性不翹勤不具起發」,他的心不能精進,「不具起發」,不能發動這個勇猛心,是名叫做「懈怠」。

午三、例

【從諸障法淨修心者:如前應知。】

  這第三科「例」。「諸障法淨修心者,如前應知」,從前面已經講過好多次了。

《披尋記》八三八頁:

《從諸障法淨修心者如前應知者:謂如前說於經行時從惛沈睡眠蓋,及能引惛沈睡眠障法淨修其心。於宴坐時從貪欲瞋恚掉舉惡作疑蓋,及能引彼法淨修其心,其相應知。》

  「從諸障法淨修者如前應知者:謂如前說於經行的時候,從惛沈睡眠蓋,及能引惛沈睡眠障法淨修其心,於宴坐的時候,從貪欲瞋恚掉舉惡作疑蓋,及能引彼法淨修其心,其相應知」。是這樣意思。

辰三、略義(分二科) 巳一、結前生後

【如是廣辯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已。復云何知此中略義?】

  這是第三科「略義」。這個「初夜後夜勤修悎寤瑜伽」,它一共是分三科,第一科是「略標」,第二科是「廣辨」,「廣辨」這一大科裏面都講完了。現在就是第三科是「略義」,就從廣說裏面再簡要的說明它的大意。分二科,第一科「結前生後」。

  「如是」就是前面這一大段文,「廣辯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已」,已經說完了。「復云何知此中」的要義呢?這是生後。

巳二、正顯略義(分三科) 午一、明所作事(分四科) 未一、標

【謂常勤修習悎寤瑜伽所有士夫補特伽羅,略有四種正所作事。】

  這下面第二科「顯略義」,分三科,第一科「明所作事」,分四科,第一科「標」。

  此中的略義,就是「常勤修習悎寤瑜伽」的所有的人,所有的「士夫補特伽羅」。這個「士夫」是漢文,「補特伽羅」就是印度話,這二種話都說出來了,所以是這樣子的。「略有四種正所作事」,常勤修習佛陀所開示的悎寤瑜伽,有四種所作的事情。這是標。

未二、徵

【何等為四?】

  這是「徵」。下面第三科是列出來。

未三、列

【一者、乃至悎寤常不捨離所修善品,無間常委修善法中,勇猛精進。二者、以時而臥,不以非時。三者、無染汙心而習睡眠,非染汙心。四者、以時悎寤,起不過時。】

  「一者、乃至悎寤常不捨離所修善品」,就是初夜後夜「乃至悎寤」,「常不捨離所修的善品」,所修的善品是什麼呢?「無間常委修善法中,勇猛精進」,就是不間斷地修學止觀,修這個善法之中的勇猛精進,不是那麼鬆懈,這是一件事。

  「二者,以時而臥,不以非時」,是到了睡眠的時候才臥在床上,不是在非時的時候就要睡覺的。「三者,無染汙心而習睡眠,非染汙心」,就是睡眠的時候心裏面是清淨地,還要有正念正知沒有染汙心,這是第三件事。「四者,以時悎寤,起不過時」,第四件事,到時候就要醒過來,那麼你起床的時候不會超過時間的,那麼這是這四樣。

未四、結

【是名四種常勤修習悎寤瑜伽,所有士夫補特伽羅正所作事。】

(2018.2.2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りつまお]Deluminator 分級:15 摘要:凛月和真緒都有一個滅燈器,他們的滅燈器就是彼此。 警告:りつ...
    karen牌牛奶阅读 1,077评论 1 3
  • 午七、於食知量(分三科)未一、徵 【云何於食知量?】 這句話怎麼講呢?就是你飲食的時候你要知道量,不可以放縱自己的...
    德虔阅读 1,161评论 0 1
  • GitHub中的markdown文件直接写[TOC]是无法生成目录的,可以使用工具doctoc 步骤: 安装nod...
    Rtia阅读 1,616评论 0 0
  • If I only take three things on the island and nobody ther...
    袁木storm阅读 263评论 0 2
  • 今天感觉好困呀 该寄好久的信也还安静的躺在寝室,我是一个遵守承诺的人,既然说了一些话,就要做到,因为我也希望别人用...
    离人莫叹阅读 15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