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第三章 作为旅途伙伴的治疗师的病人
法国小说家安德烈·马尔罗(André Malraux)描写了一个乡村牧师在听过几十年人们的忏悔之后总结了他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到的人类天性——
1,“首先,人们要比想像中更不开心;
2,其次,没有一个完全成长的人”。
熊猫说:这一点符合佛洛依德的所有人(正常人)都是神经症这一个论点。都有心理问题,谁都不要跑。换句话说如果感觉自己有心理问题也不要紧张,说明你是正常人。
每个人:
都要体验生命的美好,
也要体验其不可避免的暗黑之处:幻灭、衰老、疾病、孤独、丧失、无意义、痛苦的选择和死亡。
熊猫说:对于美好的体验自不必说,对于暗黑的体验,往往是避之不及。什么是体验暗黑呢?难道是要感受那个暗黑的时候的情绪,想法。沉浸其中,享受其中吗。也许对暗黑的恐惧控制了我们,如果不畏恐惧,单纯体验,接纳,问题也没有那么严重。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认为:
人类像是一群期待大戏拉开的观众一样期待自己的人生。
希望自己是一出喜剧,
结果大幕拉开了,到处充满悲剧。
还有:
我们就像田地里的羔羊,在屠夫的眼皮底下玩耍。
屠夫选了一只又一只作为他的牺牲者。
熊猫说:这种观点让人惊出一身冷汗,现在的动物都养在圈里,一辈子都不用出门看别的同类,只有一件事确定的,那就是出栏日的时候进屠宰场。如果叔本华的观点是对的,那么接下来人类会不会和圈里养的这些动物一样呢。从生到死流程都固化了。
叔本华的观点有点偏颇,但是作者的实验也能说明问题。
在作者的实验中,可以就某一个主题找到一桌子人,但是很难找到一桌子快乐的人。即便性格快乐,也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打击让生活看起来没有办法快乐。
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可以有很多种,(病人/治疗师,来访者/咨询师,被分析者/分析者、病人/促进者,以及最后也是最让人厌恶的——使用者/提供者)
作者的观点是:旅途的伙伴。
旅途:一起走一段路的人。
伙伴:一起做一件事的人。
熊猫说:从时间和性质来说,好像是这样的。
接下来,作者描写了黑塞的《卢迪老师》(Magister Ludi),里面有两位生活在圣经时代的著名医治者约塞夫(Joseph)和戴恩(Dion)。
简单描述一下:
约瑟夫看起来像是人本主义疗法,倾听和关注。来访者倾诉完走了。
戴恩看起来像是认知行为疗法。倾向于找到来访者的错误并加以纠正。
问题是两者都出现了问题,都被来访者的问题浸染,无法解脱出来。彼此寻找对方求助。
问题最后得到解决。认知行为疗法获得了人本的关注和倾听,体验到被尊重感。这里被尊重有点牵强,因为咨询师本身会被来访者尊重。这里应该强调的是人本特有的尊重。两种尊重有区别但是有点难于表达。对于人本来说,大约是承受太多,需要认知调整一下。所以最终两人都得到解脱。
熊猫说:在咨询中会不会被来访者的情绪所困扰,这是一个伴随咨询而来的问题。如果把问题投射到人的身上,就需要人这个载体来承受。如果共情到位,咨询师和来访者一起承受问题。这样不可避免的要承受压力。如果把问题投射到关系上,主体客体的关系上,也许就不会有问题,这里用也许,是因为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验证。
人本强调的是真诚的透明,咨询师的感觉好坏都反馈给来访者,让来访者能体会到,感受到。彼此能投透明的真诚,这种真诚能让来访者更清楚的看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