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天:从164页标题到第6章结束

1.习得像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在长期遭受无法预测或控制的负面事件后,逐渐失去改变或掌控情况的信心,产生一种无助感。这一心理现象由马丁·塞利格曼等心理学家提出,并通过动物实验和人类研究得到深入探究。在动物实验中,通过暴露动物于无法逃避的负面刺激,观察其表现出的无助行为,从而揭示了习得性无助的形成机制。人类实验和纵向研究则更深入地探讨了习得性无助对个体心理和生活的影响。

那我们可能就会想是不是就这样了,做什么好像都是没用的,我都想放弃了,那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去找到可能的一小步,把这个一小步慢慢地做。

2.找到孩子独特的合作方式,用他的方式去跟他聊,我才有可能更清楚地看到他想要的是什么?在乎的是什么?做的是什么?

3.当我们的亲人过世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和逝去的人去做一个链接,把我们的情感和思念现出来,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处理悲伤等情绪。

4.无为并不是躺平什么都不干,而是我们不再有那么大的功利性,顺势而为。

5.反复反复效果才能更巩固,所以我们不要怕退步,退步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进步。在持续改变的过程中退步是无可避免的,因此我们除了把退步的现象正常化之外,我们还可以和孩子或者家庭一起思索,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步骤重回到轨道中去,然后在咨询中,生活中想办法去调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