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妞妞到了校门口跟我说,妈妈,我忘记带舞蹈鞋。习惯性的,我板着脸对她说,那没办法,你只好光脚丫跳舞了。孩子说,你中午给我送来吧,我说不行啊,太远了。于是,孩子不再说,很自然的跟我挥手再见。
这是妞妞上学后第二次忘记拿东西。第一次是口风琴。那天正好我有事妞爸临时送,听着电话里妞爸慌张的声音告诉我,忘记带口风琴了。我那天也是很平静的说,忘了就忘了,让她自己想办法,你可不要给她送啊。妞爸为了送孩子已经迟到,于是就急忙上班去了。
孩子刚上学,我就不断灌输她要自己准备东西的想法。但是她很不以为然,还是会被提醒,忘记准备书,忘记把书包放门口,忘记出门背书包,她经常忘东忘西,我只要出门前发现,还是会忍不住提醒她,而且提醒的时候,附带很多的批评。每一次,因为不得不提醒,我都表现出很多不耐烦。看到最终孩子到校才发现没有带什么东西,居然有一种感觉,看看吧,你真的就忘记了。在对孩子的态度上,我好像从来没想过,她只是孩子,她可能不知道如何做,她做不好是正常的。我也没有想过,我自己就真的可以做到不忘事吗?我对孩子的指导真的到位吗?我内心里有一个念头,你就应该做好,做不好,你就是不好的。但是这种感觉却不是一开始就觉查到的。
更多的时候,我会觉得,我已经努力做到我能做到的程度,因为我时刻在觉察呀。我在不断修正自己,因为我看到的大多是孩子的偏差行为。我觉得是孩子没有做好,孩子让我有失控感,我着急,我觉得自己失败,并且在心里怪着孩子。
直到昨天,我去了单位,就跟老公打电话,说了孩子没带舞蹈鞋。我说,已经告诉她光脚丫跳舞,可是我于心不忍,我担心大冷天孩子会着凉。老公没有开车,但是仍然在上午借了同事的车给孩子送鞋,同事听到了我们之间来回联系的对话,忍不住对我的行为进行评论,我才一点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过程很复杂,我把自己最后的感受简略记下来。
一、移情。发现对同事的关心有移情,那是看到了妈妈跟我的交流模式,即便声音再柔和,方式怎样的循循善诱,我还是只看到批评,否定,对我的质疑。我甚至说,我只感觉到你们的批评,我不想再听,听到同事压抑的叹息,后来我想明白以后,同事说了一句话,如果你连我们的意见都听不进,感觉你的心理学白学了,你表现出来的太自我了,只觉得自己的理论对,我觉得你可要好好修。
二、对孩子的指导。我觉得孩子说一遍就能明白,怎样说她都可以明白,可以接受。事实是,有的可以,有的根本就不理解,做不到。我觉得她应该我说了就去做,事实是,很多事,她不想做。这就是她磨蹭的原因。
三、说到做到。我做事严重没有条理性。说好让孩子自己收拾,却不相信她可以做到。不断提醒,不断询问。说好孩子自己承担结果,还是忍不住会由我来承担。孩子看到的是我做了什么,而不是说了什么。
四、我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接受程度,这一点是我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闭上眼睛,我都能感受到自己有多么心乱,我有不断增加的压力,虽然一直在想法释放,但是根本问题在于,我不接受现状。我看到的是大家不支持我,我在对抗。
同事之间的关系如此的真诚,是我的幸运,昨天好几个同事一起给我分析,虽然我开始被她们说的心乱如麻,因为我看到自己不好了。但是后来慢慢的看出她们一直在让我看到问题,并且给我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可以说,学习心理学,是一种新的思维的加入,如何跟自己已有的观念融合,如何真正自如的作用,却是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失败,再尝试,这个过程,有人在旁边修正,是多么幸运的事啊。
我看到自己有多急,但是没有看到孩子有多么慌乱无措。孩子所有的行为都被我以一定的理论解读,然后生搬那些学到的方法,有些,看到了效果,有时,却不一定那么合适。这时候,就需要交流,沟通。这个过程,最重要是听得见别人要表达的是什么。说起来,对于现在的我,都是功课啊。
昨天听了武志红的微视频,关于头脑妈妈,我自己现在的情形,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记着多多验证,只有验证,才能了解真正的事实。
昨天晚上,孩子制作了她自己的课程表,用她独特的方式标注了需要带东西的日子,让孩子慢慢的调整适应吧。接受孩子的慢,并且看到孩子的状态,看到我的状态,在这样的基础上,好好的陪伴。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