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梁晓声曾说:“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皆成文章。”
这里的“所学”,我觉得应理解为广泛的“阅读”比较合适。这个“阅读”既指我们生活中的书籍文化层面上的,更指我们生活中的一切人生阅历。我觉得,一个人,只要在这两方面有丰厚的积累与沉淀,就不愁下笔无言,成文不妙。而事实上,当下的学生在写作面前呈现的一切困难,都毫不例外地指向这两个方面。一是日常生活的阅历虽也不乏丰富多彩,但是由于大多流于无心观察,入不了心灵与精神深处,自然写作时就不会有凝天下之精气于笔端。二是书籍阅读量少,没有广泛涉猎,质量更不佳,自然也难以博采众长,化文化之精髓于我创作之中;于是,等到真正要写作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既在题材上乏善可陈又在立意上难以锐进,根本原因在于人生的“阅读”这个穴脉堵塞不通,血气不活。正如海明威说的:“一个作家可以比作一口井,有多少种井就有多少种作家。重要的事情是井里要有好水。最好是汲出定量的水,而不是把水抽干,再等待它渗满。”
文学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也即生活是我们一切思想的来源,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时刻浸淫在其中,我们的一言一行,每一个举手投足无不是在生活的大洪流中。海明威曾说过:“你热爱生活等于热爱写作。”因为,每一个生活的细小神经都浸润与孕育了我们的思维与思想。一句话,是平凡而伟大又“润人无声”的日常琐碎塑造了我们的心灵与精神,而这就是我们写作之源。文学写作就是我们在生活中时刻浸润、感受并体验后的心灵与精神的内化,没有生活就没有写作,而有了生活没有观察与体验,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写作。正如几千年前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的:“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是一种写作之于生活“阅读”的必然。然而,有了生活却还是不能写作,原因何在呢?事实上,每一个生活着的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都有着丰富多彩的经历。然而,真正等到要下笔的时候,却常常感动没有题材可写。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生活中的这部分人没有做有心人,也就是缺少观察积累的生活习惯,或者说是一种称为生活的“钝感力”。梁晓声曾在《作文的“窍门”》一文里“观察的习惯”中说过:“顿怠的观察力,顿怠的好奇心,是感性思维的克星,而顿怠的感性思维是写好作文的克星。”由此,他还进一步指出:“观察是完全可以由习惯而成本领的。”而我们现在的学生中,大都是处于这样的一个有生活但却没有观察习惯的情况,因而自然就没有观察力,而观察力又恰恰是写作中表现力的一个极为重要而不可或缺的能力。于是,学生即便有丰厚的生活经历,但是由于他们对世事或世相缺乏必要的体验、感受与分析,生活也就无异于过眼烟云,对于他来说也不过是熟视无睹的,对于写作者的学生而言,他们必然是“腹中空”、“脑里白”。在《把观察这种享受还给孩子》里,梁晓声提到了“观察、分析和感受是写作的前提”、“观察室写作者的本能”两种写作的必备条件,一是前提,二是本能,没有前提就已经失去了写作的根基了,没有本能何以下笔成文呢?尤其是在“前提”中,他如此写道:“第一就是观察力,第二就是对于人情事理的一种分析能力,第三就 是他的情怀感受。这三个方面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对文学写作还是对于学生写作文,都是最主要的元素。在这个前提之下,才是操作汉语言,把这三方面中的某一种能力表达出来的能力。” 在“本能”中,他如是说:“一个平时没有观察训练的学生,面对许多作文题,他可能都会觉得茫然。”这两个方面的描述,都对当下我们的学生写作症结具有一针见血的指正。最让我们熟悉的莫过于那种“觉得茫然”即写作时的那种“无米下锅”式的无话可写的痛苦。
于是,在人的生活这个文本“阅读”中,打通它与写作的穴脉就得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养成多留心观察、感受与体验的习惯。当然,这里所指的观察并非是有意的,即不是为了要真正等到为了要写好作文才去观察,虽然,这样的观察对写作也会有一定的帮助,而常常是基于一个人的无意识或潜意识的习性的,即就是作为一种生活形态上的留意,那是涉及到了一个人的天赋异禀或者说是人的心性的。
这是生活阅历对于一个人写作的血气的滋养,也是朱熹曾在《观书有感》一诗中写道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真意。
另一种阅读,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书籍之广泛阅读中的博采众长。在这里所指的阅读,是那种带着思考的真阅读,而非只有“眼到心非”的“假阅读”。所以,这就很好理解有人说到的“为什么有的人书读得也不少,但是,写起作文来却还是下笔无言,苦于无门”。这就是典型的假阅读,这样的事实虽也不完全准确,但至少在读与写之间有一道深深的隔阂,似乎有一道难以跨越的沟壑,这样的学生在我曾带过的学生中也不乏其人。难怪梁晓声也在“不能只有阅读而没有思考”中说:“很多家长可能更强调阅读的作用,觉得读更多的书就能把作文写得特别好。这个观点肯定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全面的。”我觉得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这种“假阅读”,常常是有读但较少注重内心思维的同步进行,或者说是一种只注重故事情节或文字表面的“看”过而已,因此,这还有另一个学术名词叫“浅阅读”。其实,这种阅读的思考有时候是以一种潜在的隐形的存在,或者是受一种长期积淀的深层写作畏惧心理的掩饰下难以打开写作的欲念。于是,这样的人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常态就是那种“假阅读”或“浅阅读”。
这种情况的阅读,在我刚毕业的那个班中就有一名这样的学生,平时非常爱看课外书,尤其是沈石溪系列的动物小说,并且自己也主动买了不少这方面的课外书读,平时上课,他不听课,基本都是看书。但是,平时写作文一字不着,即便是考试也是次次作文白卷,但后来,在我的强力要求下,开始每天写日记,曾也有过中断,但在我的监督下,又继续写着,后来再看他写的日记,除了少数错别字外,基本上语句很不错,不少时候还有一定的文采。这可见大量阅读给他积淀的功力不小,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对他的“假阅读”或“浅阅读”的看法,这些日记也有力证明了他平时不能写或不会写的假象。事实上,那是在传统教学下所产生的写作恐惧综合症隐藏下的那种潜隐的写作能力的有待开发。
以上情况,其实正是长时间阅读下“润物无声”浸润下带给写作的强大影响。是因为长期的阅读下,能真正开启与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而独立思考正是作为人写作这一项精神活动创造的根本。
台湾学者黄武雄在《学校在窗外》里提到这个问题:“独立思考如何培养?谁来教独立思考?怎么教独立思考?我的看法是:没有人可以教导,也没有人应该教导别人如何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个人内在的思维机制,不可以由外力介入。人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是,知识视野、意义思辨与抽象能力。教育者应该做的事,是创造人发展独立思考的环境,催化其机制。”在“人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中的“抽象能力”这一点上,他还进一步指出“人的抽象能力不足,将阻碍知识视野的拓展,影响价值的思辨品质,并增加独立思考的困难。”这句话非常明确地强调了在人进行独立思考的三个基础中,“抽象能力”是居于首位而且是直接影响“知识视野、意义思辨”的,写到这里,我相信明眼人应该早就看出了写作与独立思考形成的这三个基础的不可或缺的关系了。写作这一精神性的创造活动,既是建立在“知识视野”广泛的基础上的,更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的“意义思辨”的活动,它呈现的是以有形的文字体现无形的思维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这正是写作的本质。而这个独立思考写作最重要的思维形式,最重要的形式或途径是在长期的书籍阅读的浸染中塑造与形成的。人类获取知识的途径无外乎直接与间接两种途径,尤其是间接途径即书本阅读中获取的知识,所以,广泛的阅读带来广博的知识量,这是我们在写作上必要的储备资源上,除了生活阅历这种直接来源,就只有书本阅读的获取。
事实上,人的直接生活的经历无论活动范围多广,生命线多长,对于写作这个精神活动创造的浩瀚广博与深邃渺远而言,人的直接生活经历的狭隘和寡淡是显得单薄困窘和无能无力的。正如海明威在谈到“关于托尔斯泰”的作品时获得的写作经验时写道:“我从他那里得出一条教训:千万不能笃信自己的大写的思想,而要尽可能写得真实、坦率、客观和朴素。”也就是不能只在自己的狭小生活圈或生命世界‘闭门造车’必须在有限的人生视域和生活阅历中,通过大量的学习中的沉淀与形成,很多作家曾说过,如果要学习一种特定文体的写作,就要多读这种问题的文章。此外,文章写作在选材、构思、立意与思想等方面的提升,也需要大量对优秀文化作品的广泛阅读与吸收。
最重要的是,真正的书籍的阅读,即伴随着思考以及与生活和世界的链接的联系的想象,是一种思维的深层次的生命体验,这种体验必然是书本阅读与人的精神与思维的生命之流的同步进行,而这个过程是在身心宁静的前提才开始产生的。而事关精神性创造的写作活动也与阅读一样,必须在由外而内的形体的安静到精神的宁静的这个身心同频才可以真正实现。正如海明威在诺贝尔获奖感言中所说:“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作家 的组织固然可以排遣他们的孤寂,但是我怀疑它们未必能够作家的创作。一个在稠人广众之中成长起来的作家,自然可以免除孤苦寂寥之虑,但他的作品往往平庸。而一个在岑寂中独立工作的作家,假若他确实不同凡响,就必须天天面对永恒的东西,或者面对缺乏永恒的状态。”阅读好的作品就是一个人与“永恒”对话,一个人精神的深层体悟。写作更是,好的作品,是进入世界或人类从未涉及的领域。无论是世俗层面的还是精神领域的,“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到达的领域的一个新起点。他应该永远尝试去做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他人没有做成的事。”这是真正的写作的又一个本质。因此,对于一个真正的写作者来说,最好的作品永远是没有写出来的下一个。因此,对于写 作者而言,始终是保持着婴儿般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不管是在人生的生活阅历这个阅本还是书籍阅读这片汪洋,都是永无止境的。
一个人,只要真正用心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真正把生活阅读放进心灵,甚至融入精神血液;然后,再积极主动去做真阅读的信徒,真正打通写作之穴脉,写作才会手到擒来、游刃有余,不费吹灰之力。两种阅读,皆是人生大学问的源头,因为“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皆成文章”。
生活之“阅读”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而书籍的阅读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广泛“阅读”生活与书籍的积累与沉淀。看遍人生百态,阅尽世间奇书,唯有如此,方可彻底打通写作之淤堵——写作恐惧综合征,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妙笔写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