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Karl.Jaspers(1883-1969)说,理解极端是理解常态的钥匙。心理健康与精神障碍构成了人类精神活动的两极,没有精神障碍并不等于心理健康,绝对的心理健康可能只存在于教科书中。
因此说,心理健康是一种理想状态,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去理解。
一、对自己的态度
1. 必要时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用我们熟悉的语言翻译一下,就是:宠辱不惊,也就是能看清自己的长处或短处。不健康的情况有两种,一是几乎时刻忘不了自己,尤其是在社交场合下;二是长期压抑真实自我,苛求完美。
2. 能把自己客观化。能用第三只眼睛看待自己,站在别人或社会的角度来审视自己。恰当地评价自己,建立在良好人际交往的基础上。
3. 关于自我的情感。每个人真实的自己与理想中的形象总有差距,但真正健康的人应该接受(日本学者称之为“悦纳”)自己,包括弱点和缺陷,具体说来就是对自己的缺点做到“三不”:不否认、不拒绝、不掩盖回避。
4. 身份意识。人格发展的五个阶段是:基本的信任、自主、创造性或能动性、勤奋和身份意识。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来自于成功地渡过既往连续四个阶段的经验自然积累起来的内在资本。体象与身份意识相关,青春期的孩子常会有体象焦虑,这也正是他们发展同一性的关键时期。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长期目标、职业取向、交友模式、性取向和性行为、对群体的忠诚以及价值观等来评定他的身份意识是否已经树立。
二、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
1. 动机过程。心理健康的特征之一是自我实现,即最大可能地实现个人的潜力,这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高层次需要,也叫作丰富性需要,建立在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等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
2. 投身于生活中。全身心投入生活的人,对来自别人的刺激(不论是成功的行为还是苦难中的呼救)都有能力报之以热情、全力以赴的反应。我觉得可以理解为许又新教授多次提到的“投情”,也就是每个人都需要终生练习和实践的共情能力。
三、整合
1. 各种心理力量之间的平稳。健康的心理在于,自我并不志在消除或否认道德和本能的要求,而在于将它们整合起来。
2. 统一的人生观。我们一生中会遇到不可胜数的各种可供满足生活需要的事物,也有无穷的选择机会,唯有价值尺度才能将万事万物排成有序的(或有等级的)系列。最高价值对人生有北极星似的标示方向作用。
3. 对逆境或打击的承受能力。顺境享受、逆境承受、绝境接受。承受逆境或打击而无损于健康,这意味着一个人有延迟满足的足够能力,能经受持久、强烈的紧张而不致无法松弛。
四、自律
1. 出自内心的行为调节。对行为的调节出自内心,并与完全内在化了的行为准则相符合,且准则功能与其他功能是整合的。这条可以理解为: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而且内心不拧巴。
2. 独立自主的行为。自律不仅在于自己做决定,而在于如何决定,也在于作出决定后采取什么行动,以及行动的后果,更在于决定的内容和目的。健康人作出决定的前提是:对待现实的态度并不采取非此即彼的态度,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人类经验的复杂性,现实之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是不可能分得一清二楚的。
五、对现实的认知
1. 免于受需要的歪曲(自知之明)。这条不难理解,但做到非常不容易。
2. 对社会的敏感(善解人意),这里又一次提到“投情”,投情的能力需要良好的教养和自觉的培养才能发展。
六、对环境的掌握
1. 主动爱别人的能力。只有双方都主动,才会有令人满意的结果。“被爱的渴求”实际上是缺乏主动爱别人的能力。
2. 对“爱情、工作和游戏”三者有恰当的分配。阿德勒认为,一个健康人总是恰如其分地全面照顾到“爱情、工作和游戏”三个方面。三者任缺其一,都算不上真正的心理健康。
3. 恰当的人际关系。安全的、挚爱的和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是心理真正健康的重要标准。对于所有非器质性精神障碍来说,发病机制都在于人际关系不佳。
4. 符合社会处境的要求。学龄儿童和少年满足在校与权威(教师)建立恰当的关系、与同学发展友谊、获得知识和技巧的要求;成年人需要充分满足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职业生涯中的人际关系三方面的要求;老年人满足丧失旧角色和适应新角色的要求。
5. 适应和调节。对观点、态度、决策、计划、心情等的自我调节,跟对社会的适应(主要是言语、表情、行为等外在的行为显现)二者相互促进。
6. 解决问题。着眼于大局,最大限度地做出自己的贡献,密切与合伙们合作,甚至以局部的操作性去换取全局性的胜利,应该是心理健康的标志。这是由个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心理健康本质之所在。
以上是许又新教授在《心理治疗基础》的附录中讲到的心理健康的六项标准,其中内容有重复交叉之处。总结摘录以帮助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