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校本学期第1次教研活动,是我的一个分享。
上周学校教研员已跟我打过招呼,让我这周做个分享。接到消息时,我并没有推辞。分享自己寒假期间做的事,只是稍加组织即可,无需花费太多的时间与精力。
私心里我还想把这个课程在我们学校落地。所以我分享之前先把一个问题抛给大家。希望大家听完以后能帮我把把脉,看看这个课程是否有落地的可能,能否作为校本课程开展?
今天参加活动的老师不少,是平时的几倍。分享全程,大部分老师都很用心地听着。不管讲的好不好,大家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新来的中心校校长也全程参与了活动。像张文质老师一样坐在前排,用心记着笔记。
分享后讨论时,校长和教研员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大部分老师反馈也还可以。只是大部分人觉得我分享的东西较为前沿,较为高大上,觉得落地有点难。
我说我们寒假5个人刚开始的时候也觉得很难,但做着做着近一个月的时间就做出来了。孩子和家长比我们想象的还能干。
看到我如此信心满满的表达,校领导还是比较认同这个项目是可开展的。也表示只要我想做,他们都会大力支持的。
也是先带领一部分老师和孩子先做起来。说如果有必要,有条件还可以申请个课题。
能得到这样的反馈,感觉挺好的。
每次教研活动执教者或主讲者都要纪录大家的反馈,并写一个反思。我写反思的时候提到这样一句话:"想都是问题,干都是答案。"不管是寒假的课程共创还是这次的校内分享,从刘欣老师那边听来的这句话,我非常认同。
很多事需要计划,需要先规划,但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当你觉得困难重重的时候,有时候真的先干起来,一些问题可能就会迎刃而解。
当然你也别想每个人都认同你。那个是不可能的。不管做任何事,能带动一个是一个。能影响一个是一个。用心地带着跟着你前行的伙伴,也不要过分埋怨,过分纠结于那些不想跟上的伙伴。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担忧,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呈现事情的真正样子,选择权由个人自己决定。
需要我们帮忙的时候我们随时帮忙,不需要我们做事的时候,我们无需过分关注。做好自己即可。
这次分享活动准备的时间不多,但整体效果还算可以。而且分享完感觉特别轻松。当然我知道后续方案的设计还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与精力。
我也不能确定学校有几位老师愿意牺牲自己课余时间,一起来做这样一件比较新鲜的事情。做这样一件似乎对教学成绩的提高没有用处的事情。
但我知道,只要大家愿意去做,对孩子对教师来说一定是一件特别的事。若干年以后,可能会成为一个美好的回忆。
我今天还把简书中"一起写吧"文集在讲座中分享了。我不知道有几个人会扫码进来阅读?
不管怎样情况都比以前好很多。以前要做这些事,我都是默默地做着,甚至害怕被身边的人知道,因为大部分人还是比较不认可的。
因为大家都觉得这样的活动这样的记录都离自己太远。大部分都觉得没这个必要折腾。
现在好一点,也许也没几个人支持,但至少大家不会反对。或者没有特别过激的行为。
如此一想,也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