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是为人父母永恒的话题。
自从有了孩子,我和我身边的人,都渐渐陷入教育的迷思中。什么是教育?以我十五年为人父母的感悟,无非是教书和育人,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最终目的。很多时候,我们深陷烦恼,是因为我们包括周边环境和整个社会把手段当成了最终目的,把学校学术教育当成了教育的唯一,而无论什么学校,学生的学术水平永远分成上中下三层,也就是说处于中下层的学生家长永远是焦虑的,而上层呢?学无止尽,班第一可以追求校第一,校第一追求区第一,区第一追求市第一......同样,学校和老师也有同样的kpi考核,集体性无法摆脱的教育焦虑由此产生,由此导致内卷、教育相关培训产业蓬勃发展,全民补习以及补习费畸高。
教育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关于孩子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教育出来的,是教育心理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世界三大教育理论:卡特威特的天才教育法、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和蒙台梭利的特殊教育法,前两者非常强调教育的作用,尤其是天才教育法,号称把白痴的孩子教育成天才。然而这三种理论当今最被普遍运用的是蒙氏理论,不光是认证蒙氏学校,很多普通学校都运用了一些蒙氏理论以及教学方法。蒙氏除了普遍认知的从小参与家务及收纳以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和逻辑外,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承认生物多样性,也就是承认个体差异,一个班的小孩可能学习进度不同,甚至学的东西也不同。可能人类在教育实践中发现,把所有孩子培养成天才实际是不可能的,承认其差异性因材施教才是人性和可行的方法。
讲真,我非常怀疑卡特威特所谓把白痴孩子培养成天才的例子,毕竟多元智商理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被提出,那在1818年左右,卡特威特写他教育理论的时候,能有专业判断一个幼儿智力的能力吗?他所谓的白痴,可能根本本来就是一个贵人语迟的天才。
所以孩子到底先天决定后天决定?当我家老大觉得对自己表现不满意然而又没有自控力让自己满意的时候,曾经说,是不是有更好的教育让我更好呢?我和他说,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特性,比如妹妹和你,虽然同一个父母,但你们完全不同的个性,妹妹严谨自律高要求,你呢,随性自我不受拘束。打个比方,你和妹妹天生是不同材料,一个是金属的一个是树木的。教育能起的作用是什么,绝不是把金属变成树木或者把树木变成金属,这是不可能的。教育能做的是,不要让金属生诱,把铁炼成钢,不要让树木变成柴火,而是打造成可用之材。
然而我家老大是个杠精,绝不可能这样被说服。他说,怎么不可能改变本质呢。比如树木,你可能把它烧成碳,再把碳压成钻石。这样不是更值钱?我在心里默默翻了个白眼说,但是你要知道,教育也是有成本上限的,在自然界有大量天然钻石的情况下,为何要花大力气和成本把树木做成钻石呢?让树木做树木让钻石做钻石不是成本效益最合理化?他终于表示无可辩驳。
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可能就是不断地了解孩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是什么样的材料,在这个材料基础上才能做到最优化。承认差异性和生物的多样性,才是科学和现实的,非要让孩子变成心目中理想的材料,那就将是为人父母无尽烦恼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