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趁女儿(一年级)吃早饭的时候,我给她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当我读到作者海伦凯勒遇到她的导师-莎莉文小姐。莎莉文以极大的耐心和爱教育着海伦凯勒。
女儿用羡慕的口吻说:“我如果有这样的老师就好了。”
“你们老师也很好呀!”
“我们老师很凶的,还会用戒尺打我手心。”
我一下子没想出更好的答案回复她。
女儿吃完饭后,又拿出一根棒棒糖来吃。我给她看时间,已经到上学时间了。跟他说先把糖放起来。但她装作没听见似的,依然我行我素。提醒二遍、三遍,还是当耳边风。一分分钟过去,我耐心耗尽,只能采取“强制措施”了。就在此刻,我的大脑突然多了一份理性,来了灵感。
我装作惊奇的样子,跟她说:“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莎莉文老师对海伦凯勒这么温柔,你想知道吗?”
“为什么?”
“你看书里写的,莎莉文每次给她讲解时,海伦凯勒都非常的配合。说明海伦凯勒是个懂事的学生,面对听话的学生,老师当然温柔了。”
我接着说:“你回想一下,你老师每次对你凶,是平白无故地对你发火?还是你没按老师的话去做,才导致老师发火呢?”
我又继续说:“如果你也像海伦凯勒一样懂事、听话,你的老师肯定也会像莎莉文一样温柔。”
她没有吱声,小脸蛋有点发红…从她的眼神中已看出,她对我说的话有了些领悟。
我笑着说:“你这个没吃完的糖,我先给你包好,等你放学回来,再还给你吃,怎么样?”
这次她欣然同意,放好棒棒糖,高兴地去上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