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篇让自己整个春节假期都一直惦记的“评论员文章”,今天顺利通过领导审核,在单位媒体刊发了。虽然只有1439个字,却让我寝食难安。下午,我在想,今晚写简书日更时,要好好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的得失,以便今后的进步。
第一,马上就写,别拖延!拖延,等于自杀。接到任务后,本来有一段时间可以迅速成文,自己却美滋滋的认为,有个春节假期可用,不着急。结果悠哉悠哉,眼看要上班交稿了,才开始焦虑不安起来,嚷着要去加班,结果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上班时间推迟一周,自己又该干嘛干嘛。直到昨天下午,才匆匆去办公室加班。这样做何苦来着,搞得自己假期也过得不开心,一想到这件事,就收敛了笑容。假如接到任务后,就开始写,假期完善修改,多好!今后,凡事不要再拖延了,马上就办,这样一定能打开人生另一番景象。
第二,专注专注再专注。写这篇文章,采取了村上春树的专注法,他认为集中所有精力于“笔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昨天下午在写这篇文章时,不看手机,与这篇文章无关的事不去想,效果不错,今后做一件事情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聚焦任务,则事半功倍。
第三,多练笔多阅读获益多。写这篇文章,还有一大进步,融入了我的思考和对问题的判断。这得益于日常的勤练笔、多阅读。假如不去做这些,这种明显的进步感知应该不会有。继续努力!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篇文章,每个读者都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很正常。作为作者应该从其他读者的角度、眼光来权衡文章利弊得失,从而去思考完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