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社”远在四川,如果没有网络,没有“生命化教育优培写作小组”,没有一个叫刀的男人,她和我没半点关系。但因有了这些如果,她和我有了联系,并进入了我的生命里。
2013年4月,我成了“生命化教育优培写作小组”第五批学员。2013年5月,江湖一刀成了我的师父。读书、写作,因有了师父的点拨,顺畅了很多。
师父写的文字入心,我很喜欢。不管是“1+1”里的博文,还是新出的书籍,我都会想办法在第一时间读到,而且每份文字都会反复阅读,甚至记下他文中提到的一些书籍、作家、教育者,作拓展阅读。我算是刀的铁粉吧。因这份用心,我也收获了不少。从害怕写作,到我手能写我心;从教学迷茫,得过且过,到心中有梦想,研究教学;从一个索取者、受惠者,到施予者、服务者……当然,也从一个观望者,到知行社不多的的省外社员之一。
从知行社七周年庆到九周年庆,虽没到现场,但每次都关注着。羡慕着年度人物拥有的一切:师父专门为他而写的一篇长文,厚重的奖品,现场的颁奖词、祝福语……
一直努力着,寻思着哪天也能得到这样高的荣誉与待遇——是的,在我心里,这是比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更让人心动的荣誉。
我因努力确实在成长着,但也只是成长着,离优秀距离还很大,当然离年度人物的标准也很远,但始终坚信师父在书中所说——只要出发就能遇上庆典。我总是相信只要我努力,总有一天能站到庆典的舞台上接受师父的礼物与祝福。
年前师父在社员群中提到十周年时要作一个总结,十周年庆可能会是知行社的最后一个周年庆。言下之意,知行社的未来,将会整体融入到由他和张文质先生发起的“教育行走”里。也就是说,可能不再有知行社的十一周年庆典了。
听到这个消息,有莫名的忧伤,也有淡淡的欣喜。融入,意味着小团体的名亡,作为其中一员,其中的忧伤与虚无感兴许外人是无法体会的。但融入,也意味着知行社这种“通过阅读、思考、写作、行走、分享,让参与者遇见和发现更好的自己,展现出更好的生命状态”的作法得到延伸,得到拓展。如此一来,受惠者也会更多。加上早就知道,第三届教育行走将在厦门举行,便有了淡淡的欣喜。
看到十周年庆方案出来,看到一些未能到现场的朋友的录制视频,也想过用视频或语音表达一下一个默默随行、远在千里之外的社员心声,但手机拿起,却不知道说些什么,似乎,所有的言语都很苍白……
最后只发了一首知行社的社歌——《我在》到群中。在社友们传来的现场录音中,似乎有人也正在朗诵着……
知行社,我在,至少岁月会记得,至少参与者会记得……
知行社资料:
知行社,教师民间团队。成立于2007年3月30日。首倡者为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进修校副校长谢云。成员以涪城教师为主体,兼及省内其他地市,以负责任、愿上进、有激情、能时时听从内心召唤者为要。十年来,他们通过论坛、博客、QQ群等网络平台,通过阅读、反思、交流、写作等方式,在教学现场、互动研讨和自主生成中,更新专业理念,提升专业技能。知行社每年评选一位“年度人物”,每年编印一本“年度作品选”,每年一次“年度庆典”,并不断扩大学习、交流和探讨的范围。《明日教育论坛》《教师博览·原创版》《中国教师报》《师道》《时代教育·教育家》等报刊曾先后予以专题报道,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
(20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