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计1329字,需阅读7分钟,以下为正文:
山西行程的第二站,选择了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的皇城相府,就是清朝康熙帝师、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的故居。
而皇城相府这个名字,要从陈廷敬和康熙的关系说起,陈廷敬(1638—1712)是康熙朝重臣,官至文渊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辅佐康熙长达半个世纪,曾任《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南巡时两次下榻其宅邸,并题赠“午亭山村”匾额,“皇城”之名由此而来;“相府”则因陈廷敬的宰相级官职而得。
皇城相府已经被开发的很完善,从游客中心到陈廷敬的故居有游览车接送。进入陈廷敬故居前,有个广场,在这个广场上,可以看到一个展开的书卷,有画像和介绍,这样在游览前可以先有个大概的了解。

走进皇城相府,一个牌楼就吸引了我的目光,这个和之前卢宅看到的牌楼不同,从气势上来看,比卢宅的方岳重臣更加的恢弘些,也更加考究些。毕竟,卢宅的卢仲佃是明朝的铁面御史,而陈廷敬则是清朝辅佐康熙的宰相,两者的身份地位也决定了牌楼的规格和制式。

进入内部前的一个照壁也十分的有趣,古人对于寓意的运用可谓是炉火纯青。首先照壁有挡邪驱煞之功用,另外照壁上的图案也有寓意,这个照壁上我记得有趣的一点就是在瑞兽的尾巴下边有一些黄金,导游说这里不是生财的意思,生财就太粗俗了,这里的寓意是视钱财如粪土之意。


皇城相府分为内城和外城两个部分,内城建造仓促,只用了7个月完工,是陈廷敬伯父陈昌言为抵御战乱而建。而外城则是陈廷敬奉旨扩建,扩建后的格式也是典型“前堂后府”的官宅规制。
康熙南巡住过两晚的庭院我特别感兴趣,想看看和往常影视剧中看到的有什么不同。看完后,我有些失望,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房内并没有奢侈豪华之感,但转念一想,这些家具摆设,在多数人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能有如此家装,已经非常人所能拥有。

然而,这个皇城相府,虽是因陈廷敬所建和扬名,但实际上,陈廷敬本人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京城皇帝身边,家乡极少有机会回来。他并没有在这个皇城相府住过多久。
整个皇城相府内,有很多遗留的古迹,这些砖瓦石墙,都还保留着之前时光里的样子。这也让如我般的游人,在观赏的同时,可以用心感受历史的余温。

皇城相府内有个出身显赫的才女陈静渊,是陈廷敬的孙女、陈豫朋长女,生于康熙末年。她自幼受家族文化熏陶,精通诗文,是阳城知名的女诗人,现存《春残》《夜坐》等诗作七首。
《春残》
花飞絮舞又春残,最是愁人不忍看。尽日掩扉成独坐,一炉香篆一蒲团。
但,她很不幸,十七岁嫁给河北沧州礼部郎中卫璠之子卫封沛,二人情投意合。但婚后不足两年,丈夫突发急病身亡。陈静渊携幼子返回皇城相府。后来她想改嫁,其父陈豫朋以“好女不嫁二夫”的礼教为由,拒绝她改嫁的请求,将其软禁于悟因楼。最后导致她在二十二岁抑郁而终。
这让我今天的行程多了一些思考,她出生于显赫的家族,也因为家族找寻到了自己情投意合的郎君,从她前半生来看,她是人生的赢家。只是,当意外出现后,她的家族却为了名誉牺牲了她的后半生自由。这不是家族无情,是时代的原因,而从这点看,她的后半生活得还不如家族外一个普通百姓。
所以,事物总会有两面,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而旅游也是一样,除了欣赏美景,了解历史典故,也会看到如悟因楼这样的历史故事。或许,增长阅历和进行思考,正是旅游出行更深一次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