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紫阳有云:“道自虚无生一气。”
此句揭示了道家"无中生有"的宇宙观。"虚无"指道的本体状态(无极),"一气"是混沌未分的原始能量(太极)。《清静经》言"大道无形,生育天地",说明万物化生始于虚无之道。
阳明先生说,这里面的“一气”便是我们的本心。元气从虚无中来,本心便是虚无中的那一团火。静而生阴,静极复动,静不是死寂,而是有灵气的,静极便可生阳,这便是太极生生之理。
阳明先生与学生陆澄论道,提及关于本心的妙用时讲过关于道家“无中生有”的问题。当他们讲到一段落,月亮突然被一片游过来的云遮住了,天色暗了下来。微风袭来,云彩缓缓飘走,夜色又变得明朗起来。·
阳明先生感慨道:这便是本心的妙用。他就像一个小太阳,无论前面有没有被什么东西遮蔽,都会一直这么照耀着,如此用意便是天理,做到至诚无息,心无所着。
热爱源于本心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15岁便辍学去台北学画画,他完全是凭借本心对画画的热爱,甚至可以一天工作15个小时,他曾看着自己创作的画自言自语:“恐怕没有人能喜欢我画的东西。”
可是即便是这样,蔡志忠依然坚持作画,从来不在乎一幅画多少钱,也不会去思考自己做出的这些努力是不是值得,不会羡慕别人有多少钱,也不会自我怀疑、否定,就是单纯的想要画一辈子画。
他从很小的时候就认定了自己要去画画,要画一辈子画。这就相当于阳明先生所说的“立志”。立志这一点非常关键,“志不立,万事难成”,只有意志坚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且要做的事情无关别人,无关结果,那么这个立志成功了。
后来蔡志忠的《庄子说》、《老子说》等国学漫画风靡全球,但即使如此,他始终保持着简单的生活方式,甚至闭关十年研究物理、数学,也是纯粹出于兴趣。
心中无我,才有为
两个陌生人来到深山,年长的问旁边的一块石头,问:“这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吗?”“应该是。”石头说。年长的什么也没说就往上爬。年轻人问石头想要什么,石头说,把你认为最没用的东西带回来。
最后,只有年轻人一个人走下来。
石头问他另一个人为什么没下来,他说:“他登上了最高峰,心愿达成了,没有人生目标感觉活着没有意义,便从山顶跳了下去。”
“那你为什么回来呢?”石头问。
“因为我答应过你,要把最没用的东西带回来,我觉得我的命最没用了,所以我回来了。”
“那你就来陪我好了。”石头说。
年轻人在路旁搭了一个茅草屋,一个人在山里枯燥的很,每天的日子就像白开水,他每天都看着周围的风景,写写画画,从一条条乱七八糟的线条,到线条越来越清晰,逐渐画出了形状,画出了神韵,终于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画家。
很多年以后,年轻人也老了,他终于明白一个道理:更高的山并不在人的身旁,而在人的心里,心中无我,才能有所为。
当人达到"至诚无息,心无所着"的状态时,反而能发挥最佳水平,无论是艺术、工作还是日常生活,减少执着往往能带来更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