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枉过正

前几日晚上闷燥,夜眠不安,半夜起来坐在电脑前的转椅上,算是调理一下气息。当时是什么也没注意,等第二天早起时才惊觉昨晚把放在椅子上的眼镜给坐屁股底下了。那眼镜腿歪的横七竖八的,楞是没断,质量好啊。

当时是周末也没去管那么许多,等上班要见人了才发现这样不行,歪腿的眼镜夹在鼻梁上,有损本来就没剩多少的形象。于是去卫生间的大镜子前,小心翼翼地调校回来。

我是真怕它腿断啊,所以是小心又小心将它掰回原位,可光这样没多久又会反弹回去。必须要稍加一点力度,将其掰过头,然后自然的反弹才能复原到恰好的位置。有一个词形容这样的过程形容的很贴切啊,“矫枉过正”。

“矫枉过正”在平常的用法里不太具有美好的意义。一般文章里出现“矫枉过正”四字时,大多是批评,形容某种行为从偏激的一个方向,走向另一个偏激的方向。

然而就我猜想,最初“矫枉过正”的含义是相对中立,甚至是美好的吧。就像浊某的眼镜腿一样。如果你不“矫枉过正”多往回掰一些,他会很难很难回复到刚好的位置。

此时“矫枉过正”便是智慧的体现了,因为和人一样,眼镜腿也是有脾气的,会有意无意地“反弹”。

当然了,平常用法里的“矫枉过正”是一种引申的用法,也没什么过错。大意应该与“过犹不及”类似。

就跟掰眼镜腿一样,多掰的那一点恰恰好,那是智慧,是“矫枉过正”。若是掰的多了,给掰断了,自然而然就成“过犹不及”了。

掰眼镜腿是再简单不过的小事,可惜天底下有太多事,远比浊某小小的眼镜腿复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