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之《坏书》
叔本华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在读书上,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优秀的作品需要接受人类判断力的评定,而这种判断力却是大多数人不具备的,我们常常不知道如何辨别精华和糟粕,感觉不到平凡大众和英才俊杰之间的差距,才会产生伟大人物命中注定在死后才为人所知。
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作者思想的复制品,它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故事来告诉你,人生和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作为文学家和哲学家就是洞悉人性和世界,如文章开篇叔本华就写到“文学的情形和人生毫无不同”,文学作品虽然是反应作者所处时代背景,但它真真实实反应的却是人性,千百年来,只有人性是很难改变的,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人为造成的种种社会现实。
今天,距离叔本华生活的时代已经相隔很远了,在本篇《坏书》中,我也同样反观到当下的图书市场,状况又何尝不是一样的呢。不过,初读此文时,叔老倔强、犀利的声音,让我感觉到内心有些不畅快呢,毕竟我是一直虔诚地安稳在“开卷有益”的教条认知里。
当合上书,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这一年,我读了大量的书籍,我翻开的每一本儿童文学都是经典书籍,每一本绘本都是一部艺术家的巅峰之作,每每读完放下,内心深处还依旧被一根看不见的线牵动着。同时,我也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投入到自我成长领域的书籍,其中包括一部门学科知识领域的图书。其中不乏自媒体大神、各领域知识达人的力捧,我也满腔热情坐等书籍到手。很多书籍到手便觉得轻薄,皮囊和内在反差很大,内心的落空感可想而知。
关于这一现象,叔老是这样说的:不论任何角落,都可看无数卑贱的人,像苍蝇似的充斥各处,危害社会。在文学中,也有无数的坏书,像蓬勃滋生的野草伤害五谷,使它们枯死。它们原是为了贪图金钱、营求官职而写作,却使读者浪费时间、金钱和精神,使人们不能读好书、做高尚的事情。这句话细细品读,却也没有了初读时,对叔老夸大其词、尖酸刻薄的第一印象在心里慢慢放下。会读书之人,会在好书中获得智慧,对那些浅薄之作,嗤之以鼻,唾弃喊打道也觉得是执拗的可爱呢。在我们这个时候,知识早已不是稀缺的资源,然而知识并不等同于智慧,“多知少智”让我们生活在一个焦虑所包围的世界中。眼界决定格局,读书也是一样,叔本华在文中这样写道:因为一本人通畅只读新出版的书,而无暇阅读前贤的睿智作品,所以连作者也仅停滞在流行思想的小范围中,我们的时代就这样在自己所设的泥泞中越陷越深。如同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我们在接触文学的时间要早于接受现实。在后来的人生处事中,才一点点参悟出那些字面之上的人生智慧。
爱因斯坦《论古典文学》
爱因斯坦《论古典文学》提到当时一个社会现象,看来,社会问题,是不分时代的,这正如今天的社会上,越来越少的人只读当代作家的书,这种人,在爱因斯坦看来:“正像一个极端近视又不屑戴眼镜的人。他完全依从他那个时代的偏见和风尚,因为他从来看不见也听不到别的任何东西。
无论是叔本华还是爱因斯坦,无不传达一种观念:有限的时间里读好书,读前贤睿智作品,这些作品都是经过时间考证的精华之作,具有清澈的思想风格和优美的鉴赏力的启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