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的时候,某一天被闺蜜小猫推荐了崔律的“日清单”系列课程,出于对她的信任,我开始接触到崔律的精时力管理。听了几课之后,就果断购买了全年的vip课程,这样就不用今后一次次下单了呀。
4月的课程主题是“碎片化时间”系列,在开课前几天,我特地想了一下自己每天的碎片时间有哪些,有多少?仅仅把没有特定安排的时间,类似坐公交这样每天都会有而且似乎还能用来干些什么的时间罗列了出来,统计一下也很可观。当时就10分期待,关于对这些时间的认知、态度、利用方式等等,崔律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思维冲击呢?
果然,从第一节课,颠覆就开始了!碎片时间和碎片化时间并不是同一个东西的两种表达,而是两个概念。碎片化时间是一种行为:xx将整段的时间变成了碎片时间。主体既有他人、环境干扰、事件,也有自己。但是只要有主体,是否要将时间碎片化,我们自己就能选择,可以干预。利用“加”“减”法的技巧,我们可以将整块的时间分割成自己需要的形态,更好的为自己所用。而一些我们无法再干预的碎片时间,可以利用“乘”“除”法的技巧,避免浪费,让这些“下脚料”时间成为我们变得更好的助力!2周的课程充满干货,完全不是预想中比较“轻松”的话题,除了紧密围绕碎片化时间这一主题的内容外,还时不时出现各种诸如丰田5问、整理方法等厉害的知识点,需要不少的时间来好好消化呢,即使早就知道崔律的课不会“简单”,但还是12分的超过预期!
以前在我的观念中,觉得空闲的时间,哪怕一分一秒,只要没有看点有用的好书、学点有用的知识,就是浪费了时间,认真想到这个问题就难免会有自责、内疚的感觉,但是自责、内疚一点用都没有,这些情绪即逼不了自己将来“坚持学习”,又逼不成自己“焕然一新”,学过课程后发现,症结还是观念不对,又用错方法呀。
经过两周的集中学习,明白行动之前明确这些努力的目标是什么,在前进的道路上设置好里程碑,再朝着目标不断前进才能到达目的地。不论是学习技能、完成大项目、还是养成一些“变得更好”的习惯,没有具体目标的“努力”,都是掩饰懒惰的障眼法而已;而挖掘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知道了目标之后,尽管去做就可以了。至于怎么做呢,课程中已经提供了很多方法和实例,对照着去尝试、反思、调整、再尝试,不断循环就好了。效果嘛,给自己一点时间,后面回想起来自然会看到的。跟着崔律爬楼学了2个月的课程,同步学了2个月的课程,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但是能看到自己的变化,比如,在2个月前,我一定写不出这么多字的作文,也绝对不敢公开的。
崔律的课程是很诚意的课程:用小伙伴们的日志作为前情提要,布置作业还提供打卡二维码、可复制的日志格式、多途径的日志发表途径扫除了种种不写日志的“借口”,对优秀的实践者发放1对1咨询作为奖励,最近也有了全年的课程规划简介等等,能感受到崔律为了激励大家积极实践反思、帮助大家进步的煞费苦心。而且学的时间越长越能发现课程里充满“玄机”,能看到崔律各个领域的“深度”,能接触到这个课程、认识崔律,我也是非常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