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部剧中饰演的是季孙氏这个角色。他是三桓中的一个。 和他站在一边的还有孟孙氏和苏孙氏。
当孔子周游列国,开始推行仁政的时候,这三桓在朝廷上听孔子的意见。但是季孙氏这个角色呢体现出来一种轻蔑的感觉。对孔子的政策十分的不屑一顾。甚至认为自己付出的功劳比孔子还要大。但却不理解孔子的仁还有道。
实则境界是没有孔子高的。但是却表现了一副高傲的姿态,不愿意听取他人的观点。而且两位大夫同意了,他也跟着同意了孔子的观点。但其实假心假意的。
之后他又询问那两位大夫。出于怎样的心要堕三都。而其他两位大夫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也表示不认同孔子。在背后说孔子坏话,而季孙氏当然也毫不示弱。说孔子堕三都也还是要我们执政。
显然这个角色是一个反派。而且我也不太喜欢连听取他人的意见都不听取。怎么能提升呢?哪怕听取一下不去做,但是在背后说别人坏话,这也不道德吧。
难道只是因为身份高低就这样吗?不能以貌取人吧。孔子也是在死后才扬名天下的。所以我认为这鲁国三桓是远远没有什么德行可言的。也谈不上昏臣吧,因为也没有写。但他们也绝不是一心为国的好人。反倒孔子是真正想推仁心于天下的人。
我还演了个角色是匡人其中我们遇到孔子,把他认为成攻打我们的阳虎。说明当时世道很乱。阳虎也是欺人太甚的存在。说明推仁难。但也是更加需要传播仁心。
而如果匡人没有与阳虎产生什么深仇大恨,那也不会。在那种情急之下把孔子认成阳虎。其实本质上匡人是没有多坏的。只是他们不想再被欺负,也不想再忍气吞声。但孔子经历了这一件事之后,负担和压力也更大了。推仁心的难度也更大。而匡人也不是有意而为之的。只能说当时的世道太乱了,而我们生活在当下的这种安稳的环境。我们应该感恩。为改变乱世而付出的人。又怎么能不努力呢?现在要啥有啥,什么可以买,也能舒舒服服的过日子。所以不应该明确一个志向去努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