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费尽心思去研究怎样激励孩子的学习动力。孩子学习好是因为内驱力长期受到保护的结果,不是因为父母激励的特别棒。
真正让孩子拉开差距的是让孩子学会吃四种苦。很多家长培养孩子吃苦的时候,其实只训练了孩子吃体力的苦,比如说体力劳动,物质上匮乏,体力的磨难;其实这是最不值钱的。
真正把孩子拉开差距的,是让孩子吃这四种苦:
第一种苦是让孩子静下心学习,远离浮华,品尝寂寞学习的苦,吃不了这种苦,以后就要吃一辈子人生的苦恼。
第二种是让孩子忍耐克制,每日精进,品尝自律的苦。如果孩子小时候掌握不了自己,长大后就能掌握他的人生吗?
第三种是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去伪存真,品尝脑力的苦。如果孩子没有自己的判断力和思考力,未来就更多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第四种,让孩子稳得住,耐得住,执行到底,品尝磨练心性的苦。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到最后坚信啊,体力的苦是最简单的,也是最低级的苦,而寂寞,自律,脑力,心性的一级比一级要难,一级比一级高级。我们要告诉孩子,吃的了高级的苦,才能过上向往的生活。
凌晨4点钟就起来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就是为了生存,迫不得已的早起就是吃低级的苦,而对于孩子来说,高级的苦应该是你明明可以多睡一会儿的时候,选择起床去读书,电子厂的基层操作员勤勤恳恳工作到失业的前一天,这种重复性的这些劳作也是吃低级的。而高级的吃苦应该是提早创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吃高级的苦就是少刷一会手机,少喝一杯奶茶,少发一次脾气,就是克制自己,就是管控好自己去学习。吃高级的苦就是愿意做深度的思考,去刻意练习,去坚持到底。家长一定要引导咱的孩子吃这些高级的苦啊,因为孩子吃这些苦的时候,他同时也伴随着成就感,孩子的人生就会进入正向循环了。,痛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创造幸福来得简单,所以是高级的,才是真正的一个问题,是为了最终不让自己受苦。
希望与家长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