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为管理者,你必须赋予每一件事值得做的意义,花时间和大家说明意义,而不是告诉大家:这是命令。如果员工觉得一件事不值得做,就不会把它做好。
2、为了提高效率和控制大局,上级只保留处理例外和非常规事件的决定权和控制权,例行和常规的权力由部下分享。
3、要通过改变自己的方式,改变别人。管理里面从来没有“你应该怎么样”,更没有“他应该怎么样”,只有“我应该怎么样”,凡事要反求诸己。
4、如果现有的可选方案能满足最基本的满意标准,就不要再寻找更优方案。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信息是不完备的,人是有限理性的。
5、选人时,态度和能力,哪一个更重要?西方主流企业界会建议你:雇佣态度好的人,然后培养他们的能力。对于态度差,能力强的员工,严格限制使用。
6、激励因素用多了,员工会感觉“我应得的”。换成一些偶然、不可预测的激励,还有对比产生的幸福感,让员工感觉“太好了”,才能真正被激励到。
7、想留住优秀员工,要给员工提供多种“职业生涯”的选择。对压力过大的员工,帮他找到平衡点;对认为能力在别处的员工,允许转岗;对业绩突出、众望所归的员工,给予晋升奖励。内部流动的可能性越大,外部流动的可能性越小。
8、那种“大家好好干,我不会亏待大家的”的模糊说法,对员工很难有激励效果。奖金、晋升等激励方案,一定要和绩效清晰关联。
9、成为经理后要有“打妖怪你去,背黑锅我来”的心态。除了教练之功,所有的功劳,都要推到员工身上;除了法纪之过,所有的过错,都要揽到自己身上。
10、管理者也是一个工种。10个人放一起,不经管理,可能只产生3个人的价值。管理者要让他们因为协作产生10甚至15的价值,并因此拿走2~3个人的收益。
11、经理收入通常比员工高,是因为他们懂得把目标翻译成任务,把结果翻译成实现结果的过程。没有包工头的分解力,就不会有CEO的领导力。
12、一旦成为管理者,你就被插上了“管理之刺”。你和员工之间要保持合适的距离,亲密,但不无间,才是最好的关系。如果你对一群人特别好,这群人经常围绕在身旁,就可能只了解了单方面的信息,产生错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