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美术组三位老师去前海社区党群活动中心与社工一起,为社区的小朋友提供了两节美术活动课《吹塑版画》。
这对我们几位久站讲台的老师来说是小菜一碟,平常我们是一对45,今天是三对20,平均每个7个孩子不到,所以课堂轻松得很。王老师主讲,我和颜老师当助教,协助并拍照。听课-画版-刻版-印刷-展览,驾轻就熟,孩子们跟着我们的节奏,至少完成了一张作品,少数同学完成了两到三张高质量的作品。
最后合影时站在大家的作品墙下,师生都笑意盈盈,大家的任务都完成得很圆满。
身处其中,我其实想说的是艺术活动以外的两个细节,一个妈妈与一个孩子的言语给我的感受。孩子估计6岁左右,首先不会画长颈鹿,我在纸上教她画了一遍,就去看其他小孩了,她跟着我的也画了一只长颈鹿,活泼俏皮,稚拙可爱,我翘起大拇指表扬她,她却把画扔到一边:“不好看!没有你的好看!我要重新画!”其实那真的是非常生动的长颈鹿,比我画得好多了,她却喜欢我画的那种刻板的类似简笔画教材里的长颈鹿形象,我没法说服她。只好给了她另一张版,让她继续画。她接下来画了捕鱼的场景,两个孩子在船上撒网,网里有许多条鲜活的小鱼,水底有水草和石头,也是非常完整的故事性画面,她却纠结于人画得手一只大一只小,又找我要一张纸打算重新画。而这时候其他孩子已经往墙上贴作品了。
社工过来欣赏,也说好漂亮,其他两位老师来观摩,都说好看。但孩子不喜欢自己的画,因为时间关系,劝她先印出来再说,印好后让她写名字贴到墙上,她又嫌弃自己的名字没写好,最终没有把作品贴上去,合完影走的时候也故意把作品落在桌子上,没有带走。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常常生出无力感。不管我们几个老师如何肯定她的作品,她总是不相信自己的是优秀的,总觉得自己的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对自己的要求特别高,而且只相信自己的标准。我不由得想象她的未来,如果成绩没有达到标准,会不会放过自己;未来的生活,如何学会欣赏自己,肯定自己,相信自己?
另一个让我不吐不快的是一位家长,一位年轻的妈妈。她的大儿子在我们上课,快结束时她带着小儿子过来了,第一句话就是:“你是不是又没有画画?”儿子没有回答,她转向老师:“老师,他是不是又没有画画?”老师还来不及回答,她接着说:“你为什么不画画,你在杨梅红都学了四年呀!”的确她的大儿子的画是小颜老师画的底稿,让小孩在上面刻版的,她很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来就把孩子的底牌给掀了,恨不得儿子不画画的事情让天下人都知道。其实我明白她心里的气恼,交了那么钱给机构,却换不来孩子的一次自主画画。如果我是她,孩子不画就不画吧,不喜欢画画的孩子也许擅长做点别的什么,就像我从前写过的喜欢架子鼓的同学从来不画画一样。
作为家长,觉察到孩子的短板,如果实在补不上,就去发现孩子擅长的地方,把力气使在有天份的方面,而不是气息败坏地当着孩子的画、当着老师的画无情地明示孩子的短板,这样赤裸裸的揭短,无异于让孩子更不喜欢这门他不擅长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