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记忆 不成长。记忆是我们生活中如影随形的功能,伴随我们成长。从孩子的学习到成人的精进,记忆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记忆规律的掌握和使用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简介:赫尔曼·艾宾浩斯
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西方心理学的泰斗级人物,最早把记忆用实验的方式量化。最瞩目的贡献是记忆曲线的研究。
一:记忆的认知和记忆的规律。
每个人记忆的潜力基本相同,差异不大,之所以有些人记忆能力强是后天掌握和运用了记忆的规律,进行了记忆的刻意练习。
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才可使我们掌握记忆内容。
记忆是与遗忘和时间的抗衡。艾宾浩斯用实验的方式得出记忆、时间和遗忘的关系。即,记忆内容在较短时间内遗忘内容最多,随着时间推移,遗忘较少,最后遗忘停止。
实验内容:
40人分成AB两组背诵《唐璜》片段。第一组背诵后 进行一次复习。第二组背诵后不进行复习。24小时后,第一组能记住内容的98%.的内容,第二组能记住记忆内容的70%·。7天后,第一组可以记住记忆内容的70.%,第二组可以记住记忆内容的50%。
记忆曲线得出另外一个结论,分散学习比集中学习效率更高。比如,12个音节组集中学习需要68次正确背诵、分散学习只需要正确背诵35次。所谓分散学习就是把学习内容分成几次学习,每次学习时间较短。
二:高效记忆的方法。
根据记忆曲线,赫尔曼·艾宾浩斯给我们提供四种高效记忆的方法:复习和回忆法;链式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整体浓缩记忆法。
1:复习和回忆记忆法:
复习回忆法分两种方法:分隔复习法和整体复习法。
分隔复习法又叫351记忆法。具体操作是在记忆内容学习后,分别在3小时、5小时、10小时、3天、5天、10天进行复习。经过这样六次的循环复习,记忆内容基本就可以被大脑掌握。
整体复习法,是记忆内容在中间部分记不起来的时候先不要翻原文,暂时隔过去继续复习下面的内容,一般上下文之间是有联系的,往往我们回忆起下面内容的时候就可以推理出遗漏部分。
2:链式记忆法:
顾名思义像链条一样有关联的记忆,把抽象的、有记忆难度的内容,以想象的方式让其有链接关系,形成串联,起到一气呵成的目的。
例如:没有关联的几个词语:乌龟、苹果、社会、形象、大海用链式的方式将其关联起来可以这样记忆:乌龟壳的圆形像苹果一样,如果社会中没有苹果就会失去甜美的味道,社会形象就会没有生气,大海也会跟着哭泣。在创作链式记忆的过程中,个体
根据自己擅长记忆的内容进行创作,可以夸张一些,夸张的情景调动大脑的情绪,加强记忆。链式记忆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只要回忆内容就能连贯的一气呵成,不会遗漏。
3:联想记忆法
用联想的方式产生画面感。将画面,声音、动作联系在一起。
艾宾浩斯先生用实验的方式验证了联想记忆法:
将击剑爱好者分为三组:
第一组,每天练习击剑20分钟,练习20天
第二组,20天内从不做联系
第三组,每天做10分钟练习,在做10分钟冥想练习。
20天后,检验三组实验者的练习结果,第二组没有丝毫进步,第一组有适当进步,第三组比第一组的进步率高的多。
我们不用担心联想记忆中画面太过夸张,切合实际。大脑对零散的、碎片化的内容的记忆能力会很弱,对连续的夸张的画面记忆非常深刻。
4:整体浓缩记忆法
整体浓缩记忆法是把记忆长篇内容看做一个整体,找到重要和重点的内容,用链条记忆法串联起来。
具体操作步骤:
1 把文章先通读一遍
2 划分成几个板块
3 在板块中找重点章节,找到有代表性的句子和章节
4 用链条式记忆方法把重点串联起来
5 需要背诵的时候利用这些内容还原整体内容。
注解:个体不同,环境不同,情景不同,记忆效果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