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完全没有概念,对创业想得很简单,以为有一个不错的点子就很好。等到现在有机会去创业了,却学会了成长率这个东西,然后发现自己的那些点子都是那么微不足道。从成长率来考虑,可能对于我们普通人,很少能有机会发现非常好的创业机会了。
按照老师的说法,没有成长率的生意不值得做,但是对于普通人创业来说,可能开始想那么多的话,就永远开始不了。我有好几个同学都是自主创业的,但是看起来却是满足温饱的那种生意。用他们的说法是养着一帮人,替员工打工。实际上用成长来衡量,他们公司一直处于低成长状态,成长率为0,也就是一个仅仅维持温饱的生意。这样的状态,在应对各种外部环境变化的时候,将会很脆弱。
我在辞职以后,有好几个朋友都建议我招点人接一点小项目赚点钱。但我在学习了成长率以及长期这些概念后,仔细思考觉得赚点小钱的项目,缺乏长期性,缺乏成长率,是不值得做的。如果贸然开一个没有成长率的公司,那很可能只是浪费我的精力和时间。而做一个几乎没有胜算的事情,是赌徒干的事情,不太适合我这样对于未来的自己有自信的人。如果只是赚点小钱,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者,应该是很容易维持温饱的。在仔细思考后,我决定用三到五年来学习和思考,找到一个有可能有成长率的方向,再去创业。如果没有合适的方向,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出卖自己的时间。
但是这种过份追求成长率的态度,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是不太好的。很多时候年轻人缺少足够的资源,等到成长率足够的公司出现在眼前。如果一直等待,也可能一辈子都等不到,最后一事无成。而很多具有成长率的公司,是需要进入他的影响圈才能发现。像facebook、google这样的公司,在早期普通人是没有多少机会发现的。而只能等待他们上市后,从股票市场上去投资。如果一定要创业,年轻人可能比较正确的做法是小步快走,不断试错的创业方法。这需要我们用到我们活在未来的能力,思考那些可能有成长率的方向,去寻找尝试。只要我们不断的成长,总会遇到那个成长率的公司。
发现有成长率的方向和行业,和挑选股票一样,是没有谁一开始就会的。我们总是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找到成长率高的公司。对于那些初期成长率不断暴涨的公司,我们是很难看到其财务报表,也很难通过公开的信息了解到其成长率的。所以我觉得对于普通人,可能一开始就寻求成长率高的公司,不太现实。如果我们一定要开始创业,那么首先要学会做不亏钱的生意,然后学会满足温饱的生意,最后才考虑有成长以及成长率的生意。只要我们的能力足够强大了,才能掌握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去把握高成长率带来的好处。如果我们的实力配不上高成长率,就可能眼睁睁看着成长率流失或者朝夕之间突然整个成长体系崩溃。
随者概念掌握的越来越深入,我发现很多概念并非我们知道是怎忙回事就可以用起来。如果自己的整体能力不够,虽然知道了,却也是没有多少用处的。我们就算知道了成长率重要,如果不知道如何从成千上万的公司里面过滤成长率高的,那么和不知道的差别并不大。努力让自己成长,才能掌握这些概念,作为工具是实践,带来财富自由和实现自己理想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