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本书,第一个感觉是,终于有了一本介绍中国学校变革的案例。并不是说外国的变革都好,只是经验比较足,案例较多。但到了中国,本土化并不一定适合,毕竟文化背景不同,教育环境不同。
在书里我喜欢这段话: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现在就要由我们来创造的地方,在当前时代,我们必须以前人不知道的方法教育孩子,以适应未来的方式准备我们的学校。教育的意义大抵于此!
中国为什么一直在学习外国,是因为在当下学校存在的以下问题:1、单一类型的班级授课制,难以创造更加多样的学习关系;2、单一的分科教学,不利于学生形成对真实世界的整体认知;3、单一固化的教学空间结构,难以支撑多样综合的学习方式;4、封闭的学校结构,不利于教与学的多样生态的形成;5、现有的办学价值体系,难以引领面向未来的学校变革。但变革谈何容易。但有一点不容改变:变革的中坚力量还是老师。毕竟,羊群还有领头羊。不管怎样变化,都是需要老师先执行,然后学生跟着走。所以,依靠每一位老师,为了每一位老师,成就每一位老师。
所以班组群的诞生也是顺势而为。学校规模的扩大、孩子过分依赖班主任、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等等,都促使我们突破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设计新型的教育组织形式,真正履行学校教育的使命。班组群是一种基于未来的教育组织形式,其重点在于多种关系的重组与建构,而非单纯物理空间的变化。是学校变革的最小“孵化器”。班组群是一种教育理念,取决于我们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三室一厅”的空间构造有助于实践这种理念,但并非决定性因素。班组群的诞生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好的沟通方式,不管是交流还是知识的互补,因为知识衔接和年龄接近。对于老师来说,也是学习的机会,可以多重角度来发现学生的优点!
光有班级群不够,班主任+导师的模式,也促使老师在多重身份下激活多元视角,也便就有了从多个维度、多个途径认识学生的机会和可能。回到“家”里的教师也让孩子能和老师有更多的沟通!
模式好了,还需填充内容。大课程观的内涵包括六个方面,中心是课程,从而辐射出时间、空间、对象、评价和内容。学习不再是课上课下两极生活,课程资源也不仅只在学校,而是存在于学生足迹所至等等。学科与学科的完美遇见,告诉我们,跨学科也可以碰撞出高效的火花。有时候知识并不是越精纯越好,而是重在联系实际有不同的理解。
学校是打开的,而不是封闭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同理,有人的地方免不了走动,学校亦如此。它相当于一个初始的“小圈子”,社交的苗头大概来于此,所以,规则和行为规范也很必要!我们常常说“行有规”,但往往“对冲现象”让规则变得繁琐,那么,一一遵守则会发生冲突。教育是需要合力的,而不是内耗。十分同意这句话:每个孩子的行为都是学来的,都需要学习的机会、可能和空间,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所有儿童文明适宜的行为。所以学生积极行为的价值基石包括:1、安全;2、尊重;3、责任;4、规程;5、合作。由此构建一个动态的、积极的行为系统,营造一个安全的、互相尊重的学习氛围!
但是成人的要求不等于儿童的规则,或者说儿童不理解,反而导致忽视了儿童的未来性。规则缺少趣味性,僵化的知识更毫无吸引力。让行为规则去知识化,简单易懂,才能让学生将规则真正内化于心。积极行为的落实,确实从不少方面督促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也能把教师从纷繁复杂的学生事务中解放出来。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标识。
学校不是独立的存在,它依托于家庭和社会。同理,与社区依旧息息相关。学校是社区、村落的有机构成与建设者!开放性的学校是必不可少的。学校是各种资源的聚集地,不仅要受惠于社区更要反哺社区,因为学校也是依托社区,从而接触社会,引领社会!打开的校门,让我们重新定位学校和社区的关系,促成了社区最大限度地参与学校教育,也激发了每个家庭对教育的参与热情,全方位发现学习的乐趣!
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优化教育,让知识更多的到学生脑袋里。但是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往往影响教育的脚步,是随波逐流还是稳步不动,端看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一味地说教,不如设身处地,虽然很难,很浪费时间,但回报同样巨大!学校的变革,让传统的“金字塔”模式变成扁平的矩阵模式,改变的不只是模式,还有模式带来的沟通。传统的教学法和管理模式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和谐共赢。学校看似变小了,但是文化变厚了,超越了部门边界,让教育成为一顿“大餐”,天南海北的“美食”聚集在这里,让教师们享受“研发”的快乐,活动模式变多了,受益的不只是学生,这估计就是“雁阵精神”吧!
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难免不断出现各种缺陷和漏洞。可是,正是在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制度才会不断完善,成员才会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