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该去旅行,在年轻的时候,趁着有脾气装潇洒,有本钱耍个性,离开睁眼闭眼看见的城市,逃离身边的纷纷扰扰,找一个让心里安静和干净的地方,让自己变得跟水晶一般透明,然后拍一些美得想哭的照片,留给老年的自己。”这是我在微博上看到的句子,但这样的说法我并不认同,我以为旅行的意义在于它是我们的心理需求。
有人说,旅行就在于你能够用眼见为实的方式得知生活不在别处、地球上没有别处、别处的别处就是此处。也有人说,旅行就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去,也没啥意思。可尽管如此,人们还为什么热衷于旅行呢?
请注意上面这段话中有这样的用语:“眼见为实”“活腻”。这就说明“旅行”是人们的心理精神需求,而非物质需求,也更不是一种生活方式。
吃喝拉撒,也就是衣食住行,是人们生存的物质需要。有人说:为了生活我要工作。也有人说,我要为我的工作生活着。其实在这些个文字的背后还是离不开“活着”二字,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前者突出物质,后者强调精神。而“旅行”就是这两种生活的调味剂。都说“小别胜新婚”,有了这“小别”,生活才有了“新婚”的感觉。其实,这“小别”也是一种“旅行”,因为无论是“小别”还是“旅行”,都是打乱了原来的生活秩序和节奏,都会让原本不变的定式的熟悉的生活,停顿一下或乱了阵脚。这样人们在“小别”或“旅行”之后,就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调整,再去融入原来的节奏,进入到原有的模式,这样,生活好似又重新开始。所以说,回忆不可怕,怕的是习惯。当你心静如水,习惯带来是幸福和安宁,但当你若有所求,心烦意乱时,习惯会把你害得很苦。当然旅行之后也带回来了许多别样的话题,别样的记忆,这是原来的生活里没有的东西。拥有不知道珍惜,失去才觉得可贵。无论是一次舒畅的旅行还是一次糟糕的旅行,都会队你原有的生活产生冲击和影响,或是更加珍惜,或是选择放弃。
人,就是这么奇怪,自己也说不清自己想法和意识。这就是让人们纠结和烦恼的地方。曾历经千辛万苦,苦苦追求的梦寐以求的生活,一旦拥有了,心里又会有莫名的难受,有无法言语的厌倦。不知你在平常的日子里有没有这样的情绪:有时候,你明明在同周围的人说说笑笑,可内心却觉得异常寂寞和孤独。有时候,你独自静静的看着窗外,又会觉得自己拥有了整个世界。有时候,你冷眼看着身边的人吵吵闹闹,鸡飞狗跳,你自己却由衷感觉可笑滑稽。有时候,你明明是处在真真实实人和事物当中,却觉得周边所有人都在表演,都是虚伪的可怕的。
其实正如杨绛所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和心态,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我们的人生将会更加精彩和美好。再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行就是活在路上,就会给你带来全新的生活。
有人说,人们在工作和家庭里承受的煎熬、抑郁、伤痛,都会沉淀在身体里。你的大脑暂时忘记了,可是你的身体会一直记得。我非常之认同。也有人说,惜命最好的方式不是养生,而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那旅游,就是管好自己情绪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旅行吧,出一趟门,改变一下固有的生活节奏,心里真的就会敞亮许多,生活的内容也会变得丰富多彩。还有可能上瘾,从此,脚步再也无法停歇……
一一2013、7、28、10:41于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