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口语交际是指在人与人交往的语境中,听、说双方运用口头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一种活动。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活动,它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听者与说者双方面对面进行语言交流的一种活动。交际双方要不断地表达信息、理解信息,而且听者和说者的地位也随着交际的需要不断地变化。说者要根据听者的情绪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语气语调或语言材料;而听者呢,又得根据说者的表述及时作相应的对答。双方的语言表达是动态生成的,是相互促进的。“口语交际”重在“交际”,强调在交际的过程中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技能,养成与人交往的良好习惯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口语交际”就是让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提高“交际的能力”,“交际”既是口语交际的出发点,也是口语交际的归宿,还是口语交际的核心和特质所在。
人民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曾说:“古书中的‘苏秦游说六国’、‘晏子使楚’等故事都在告诉人们语言的力量。”而现代社会,口语交际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交际活动日益广泛、活跃、频繁,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发展合作精神”。《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要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所以,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不仅要运用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内容,还要深入钻研课文,挖掘课文中有利于培养口语交际的因素,采用灵活的方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能力”。然而,现实的口语交际的课堂中,屡见不鲜的出现一种尴尬的局面,很多的学生都是“惜字如金”“金口难开”。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怎样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口语交际的活动中来,就成为老师研究的新难题。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乐说
课堂教学的四十分钟,每分钟都应该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益,如何在每次的口语交际课中,让学生学到更多交际的本领,教师的课前准备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交际课应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交际心理,给学生创设听说互动的交际情境。 1、实物展示法。形象直观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从而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使学生积极生动地加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
2、巧用图画,再现情境法。都说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兴奋剂”,图画是展开形象的重要手段,现今的教材中配有形象生动的图画,图画实际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易于儿童接受,这样能唤起学生观察思考、说话的兴趣。
3、师生共演,进入情境法。教师能参与学生的活动,师会成为学生更想活动的催化剂,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表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有趣的情节、人物,学生们有很大的兴趣,教师的参与更让他们有了动力,在师生共演中,进入情境,实现交际能力的训练。
4、组织活动,体验情境法。孩子们最常说的字是“玩”,因为游戏是儿童生活的主题,在教学中,我们不妨多组织适合孩子们的有趣活动,让孩子们在一个愉快的活动中自然交际,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例如,教学《老公公》,由于本课难读,字节又多,学生熟读有困难,就先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老公公,要求扮演者从外貌、神态和动作上尽量与文中的老公公一样,然后“老公公”做动作,学生说。这样,学生能说完,就等于把课文基本弄懂了。
二、利用课外活动,让学生想说
“兴趣是创造的火花。”如何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增强说话兴趣?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通过自身实践运用才能逐步实现。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学生交际的舞台,就是学生交际的源泉,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教给学生交际的方法,还应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交际的本领。即“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1.在学校生活中,实践交际本领 。学生在校时间至少有6小时,在这段时间,学生之间要发生许多的事,这就是进行交际的契机。开学初的班干部选拔,选谁?为什么选他?同学之间的交流就是一种口语交际,如何夺得每周“流动红旗”,让学生出谋划策,之间,学生进行了口语交际。下课时,学生针对上课时不明白的问题和我交流时,我们在走廊上进行了十分钟的口语交际。
2.在家庭生活中,实践交际本领。学生生活的时间最长的还是在家庭中,因此,让学生实践交际能力的机会,延伸到家里是非常有必要的,于是我做了这样的尝试;我让学生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讲给父母亲听,内容不限,可以是班上发生的,校车上发生的,路上看到的、听到的。也可以是和兄弟姐妹之间发生的事,可以是趣事,可以是为某一事,俩人之间进行的或争执、或交流,把这些过程录音下来,每周评出“交际能手”,并在班级“展播”,这对于内向的孩子也是一种有效的交际途径。做了这样的尝试之后,我深刻地发现,交际的时间跨度大了,不再局限于学校;愿意交际的面广了,不再局限于个别人;交际的内容多了,不再言之无物;交际的话题多了,不再言不由衷。
三、提供素材方法,让学生能说
新课标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中要求:学生应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情景的创设为交际做好了前期准备,下一步,老师的任务还应教给学生交际的方法。
(1)有序观察,按序交际。学会观察,特别是学会有序观察是学生顺利交际的一个基本方法,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我会讲》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每幅图,看懂每幅图,通过看第四幅图,让学生想猴子们用什么办法捞回了球,小组互评,谁的办法好。让学生养成有序观察,认真思考,按序交际的好习惯。
(2)认真倾听,灵动交际。倾听是学生顺利进行交际的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时,应不忘引导学生听别人说话要认真、专注,听清楚别人表达的意思,以便能对别人的话做出及时反应,灵动交际。
四、积极评价引导,让学生敢说。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人的说话能力也是有高低的。但是不管是说话能力高还是说话能力低的学生,在受到表扬时,总是情绪高昂,有积极性。因此,在教育学生时,要善于发现学生充满童趣,富有创意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才能,从而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 总之,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新思想、见解,激发学生说的热情,让学生敢说。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创造宽松、愉悦的交际环境,就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语交际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水平,为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真正活起来、动起来,让口语交际真正融进学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