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带给教师的八大变化"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传统业态,"互联网+教育"也在改变着传统教育形式。不少人都说互联网将为教育领域带来一次翻天覆的大变革。但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却为我们指出了,目前这些问题,是互联网解决不了的……作为国内在线教育的"先行者",北京四中在15年前即创办了北京四中网校并积极实施数字校园的建设及互联网教育、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八大变化变化一:突破了学习的时空界限,时时为学习之时,处处为学习之所,实现了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学习任何知识的4A状态。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有着如此高涨的学习和获取信息的热情,学习呈现出新的形式——人们越来越习惯移动式学习、超越时空随时随地学习、目标明确精准的学习、非系统的学习、非线性的学习、碎片式的学习等学习方式。变化二:学生不再是"一张白纸",淡化了学习者和施教者之间的界限,教育者首先是学习者,不再是权威和知识的化身。教育者和学习者从而形成学习的共同体和学习型社会,教室成为学习型社会组织。因此,教学的方式必须发生变化。
就教师专业发展而言,新技术、新理念短时间内扑面而来,教师们犹应接不暇。面向“互联网+”时代,教育需要如何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教师又将如何面对教育的改变呢? “互联网+教育”在于其包容性更强。它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
“互联网+ 教育会生成什么?无疑是智慧教育。” “互联网+ 教育”布局中小学教育“新征程”。“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互联网+’ 计划。具体到教育领域,可大致概括为一个简单等式: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践行‘互联网+电子书包、微课,博客、微信圈、QQ群、云个人图书馆等,目前已成为基础教育信息技术的必要载体,其个性化、分散化、网络化的运行方式与课堂教学结合,带来了我国基础教育方式的急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工具性的简单变革,也是教育与学习方式的互联网+的到来可能会使得优秀的教师发挥更多的效能,不再仅仅服务于某一学校;同时也会使学生交流更为频繁,如果有好的平台,可以整合教师资源、好学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