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187篇书评
【书名】善战者说:孙子兵法与取胜法则十二讲
【作者】宮玉振
【类型】经济理财—管理
【与书结缘】萌姐推荐
【简介】作为一部流传2500多年的兵法,《孙子兵法》直到今天依然为世人所推崇,就是因为很少有人对战争与取胜的思考和理解,能像孙子这样透彻与深刻。它从战略的高度,揭示了战争取胜的基本要素和根本原理。换言之,《孙子兵法》是一部关于竞争理论的专著。 用从战争这种残酷的“强竞争”的环境中所总结出来的竞争方法,来审视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竞争的本质,以及竞争中的取胜之道。 那么, 如何更好地从兵法学管理,向战争学竞争?是直接读《孙子兵法》,还是通过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结合,来做进一步的学习与思考呢? 作为军事学博士与北大国发院的教授,宫玉振教授20多年来研读《孙子兵法》,并与管理学相互验证。他从“学会战略性思考”这一主题入手,打破《孙子兵法》的篇章结构,从中提炼出孙子最核心的12个理念,分别从组织管理的深层基础(五事、七计)、竞争战略的九条原则(全胜、先胜、任势、击虚、诡道、并力、主动、机变、先知”),以及领导力的基本内涵(将道)入手,旁征博引,用大量鲜活的案例,完备而系统地阐述了《孙子兵法》之于管理和经营的启发与应用,协助管理者也成为一个“善战者”。
【收获】一、所谓击虚,就是从战争全局出发,选择和利用对手关键而脆弱的环节作为打击目标,从而通过一点的突破,来带动整个战略全局的发展。从市场战略来说,要在市场的缝隙突破,在消费者最敏感的地点突破。从竞争战略来说,要在竞争对手最虚弱的时候突破,在对手最薄弱的环节突破。
二、分析地形的四个维度
怎么去分析“地”呢?
孙子说:“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这就是分析“地”的四个维度。
“地”的第一个维度“远近”,就是作战区域的距离远近。
“地”的第二个维度是“险易”。险,就是险要;易,就是平坦。
“地”的第三个维度“广狭”,就是作战区域的广阔与狭窄,以及由此决定的能够容纳下的军队数量,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战役容量。
“地”的第四个维度是“死生”。“死”就是死地,进去之后就会全军覆没;“生”就是生地,控制之后可以进退自如,攻守两便。
三、什么是“伐兵”?“伐兵”不是简单的硬碰硬,不是简单的实力对抗和资源消耗。它强调的是要打就要巧妙地去打,要用智慧去打,要动脑子去打,要发挥自身优势去打,要用最小的成本,去取得最大的收益。
四、投资大师巴菲特总结出两个最重要的投资原则:第一,永远不要赔钱;第二,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
五、加里·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把竞争分成三个阶段:知识的竞争、路径的竞争和市场的竞争。第一个阶段是形成知识上的领先地位,即形成产业发展预见能力、精心构建战略发展框架;第二阶段是抢先塑造并缩短从今天的市场和产业结构到明天的市场和产业结构之间的路径;第三个阶段是一旦新商机“启动”、新的产业结构开始形成,就要努力争取获得市场实力和市场地位。
六、李靖还把“势”具体分为“三势”:因势、地势和气势。
因势,就是要借助对手的力量
地势,指借助地形的力量。
气势,指的是借助士气的力量。
七、什么是战略?
战略就是选择,而选择一定意味着放弃。
八、土城之战,红军损失3 000多人。毛泽东后来在扎西总结说,失败的原因有三条:一、敌情没有摸准,原以为4个团,实际是6个团,而且还有后续部队;二、轻敌,对刘湘的模范师战斗力估计太低了;三、分散了兵力,不该让一军团北上。
九、兵法的基本原则有五条: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
十、火攻的形式有五种:一是火烧敌军的人马,二是火烧敌军的粮草,三是火烧敌军的辎重,四是火烧敌军的仓库,五是火烧敌军的粮道。
【金句摘抄】1.学习战略,西方人必读《战争论》,东方人必读《孙子兵法》。
2.任正非说,“除了胜利,我们已无路可走”。
3.选择决定命运,眼光决定选择,层次决定眼光,追求决定层次。
4.企业家的层次,决定了企业的层次;企业家的高度,决定了企业的高度;企业家的境界,决定了企业的境界;企业家的导向,决定了企业的导向;企业家的文化与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文化与价值观;企业家的局限,也因此就决定了企业的局限。
5.一年不得一城,只要大局无碍,并不为过;一月而得数城,敌来转不能战,则不可为功。
6.微软的比尔·盖茨说,速度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
7.英特尔的安德鲁·格鲁夫说,对于成功,速度是我们拥有的唯一武器。
8.方向可以大致正确,组织必须充满活力。
9.马云讲过一句话:“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10.最低层次的战争,是杀死对方的人员;稍高层次的战争,是左右对方的行动;次高层次的战争,是打乱对方的计划;再高层次的战争,是干扰对方的决策;更高层次的战争,是破坏对方的认知。
11.要想真正做到“知”,你需要注意三条:一是要保持清醒的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二是要保持对真实世界的感知能力;三是要把你的认知看成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12.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下一步行动清单】
【一书、一点、一行动】
一书:你需要的一本书。
一点:你需要的才是重点。
一行动:一个知识点一直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