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5月16日,是汪曾祺先生逝世24周年纪念日。
24年前的那天上午,汪曾祺放下手中的笔,走完了77年人生。
至此,“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离开了我们。
其实江南地区从不缺文笔雅致的美食大家,但近百年间最为推崇的一定是汪曾祺先生。
在汪曾祺的身上,似乎没有什么文人、精英的架子,更多的是对市井生活的热爱。
他的文章读起来闲适幽默,而他的人生,却是更加诙谐有趣。
读者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很多人不知道他,但知道的都爱他。”
Two
1937年,昆明的西南联大。
日军的轰炸飞机在头顶上盘旋,警报长鸣,联大师生在弹片纷飞中都往郊外奔逃。
唯独有一个学生却与众不同,他手里拿着一块点心,专挑有松林的地方躲避。
别人都说他跑错了,很危险,他却声称:“那里有卖松子的,就算被炸死,也不做饿死鬼。”
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吃货”就是汪曾祺,一个后来拥有诸多称号的有趣老头。
“文艺界的泥石流”、“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
Three
汪曾祺的第一嗜好就是吃,且什么都爱吃,因为他对一切食物充满好奇。
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写到,一开始不喜欢吃芫荽(香菜),后来别人一说他也爱吃了。
走到哪吃到哪是汪曾祺的标配,他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是吃解决不了的。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应该去尝尝。
于是高邮鸭蛋,湖南腊肉,北京酱菜,昆明米线……都在汪曾祺的舌尖走过。
除此之外,吃还激发了汪曾祺的灵感,他画下无数的食材,用笔记录下食物的味道、做法以及美食故事。
后来这些还都成了畅销书,例如《生活是很好玩的》《家常酒菜》等等。
以至读者们还趣谈,千万别在晚上读汪曾祺的书,看了食欲就会勾起来,不吃点什么,觉都睡不着。
吃货的最高境界,大抵就是汪曾祺这样眼见为“食”吧。
Four
汪曾祺先生的书都是半白的散文,平易近人且通俗易懂,最为难得的是书中烟火气十足。
当你觉得生活是虚无缥缈的时候读一读,翻开书当那一刻就会觉得,原来这就是人间。
反过来觉得生活不过柴米油盐酱醋茶,无限枯燥而又乏味的时候,再翻开书,就能发现一缕缕的仙气氤氲着你。
汪曾祺的书就是这么的奇妙,是热烈里的恬静,又是恬静里的热烈。
两者看似矛盾,却总是能以最平衡的方式传达给读者。
Five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每次读到汪曾祺先生写的这句话时,总会为之所动。
我一直在想,能写出这样语句的人,该有着怎样一颗浸透人间烟火的心!
人生在世,无非“吃喝”二字。
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但唯有汪曾祺用一生去践实了。
将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所以,人生苦短,何不多吃点!
⊙作者丨在风
⊙图源丨网络
⊙微博丨在风Ezra